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98|回复: 1

党员干部要杜绝“庸懒散滑”

[复制链接]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97

主题

74

回帖

627

积分

妙笔组

积分
627
发表于 2018-8-1 11:34: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关于“庸懒散滑”,群众有许多画像:“一张报纸一杯茶,等着下班了”,“平平安安占位子、舒舒服服领票子、庸庸碌碌混日子”,“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业务不精、能力不强、得过且过的“庸官”,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的“懒官”,重权轻责、自由散漫、谋人不谋事的“散官”,挑肥拣瘦、推诿扯皮的“滑官”,在现实中并不鲜见。
    “庸懒散滑”看上去不那么刺目,最多被当作是“亚健康”,或许正因如此,很多人对“庸懒散滑”有些忽视。从个人工作总结中不难发现,查找自身问题千篇一律的是“理论知识学习不够”、“思想认识有待提高”等问题,片面强调工作任务重而忽视了理论知识的学习,将自己不学习理直气壮归咎于工作忙。我们身边不乏有这类人,拿工作上“不作为”“踢皮球”等典型案例作为茶余饭后的谈资,显示自己对驾驭工作的“游刃有余”。更有甚者,对领导安排的工作简单一句“我有事”“我不会”,拒绝得理所当然。
   “庸懒散滑”范围广,影响面大,对党和国家的事业造成的危害程度甚至比“贪”还大。平时萎靡不振、得过且过,对上级的决策部署不认真执行,对群众的诉求推三阻四,对发展的问题茫然无知,甚至火烧眉毛的事情都不愿处置,最终导致矛盾在推诿中升级,问题在拖延中爆发,良机在敷衍中错失,不仅酿成难以预料的后果,也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公信力。
    党员领导干部职工要在思想上将“庸懒散滑”对党和国家的事业的危害提升到与“贪”同等危害的高度,“庸懒散滑”与“贪”常常相伴而生。不作为,不干事,可能不会出事,看上去中规中矩,似乎也干净,人们往往见多不怪,习以为常,最多只看成是作风问题,对其非显性的危害后果,认识不足,也不予深究。其实,这种不作为的消极行为,如同潜伏在干部职工身上的可怕病毒,在慢慢侵蚀干部职工的免疫力与健康躯体,侵害党和政府的肌体,影响干部职工的形象。“庸懒散滑”的一大恶果,就是贻误发展良机,造成的损失往往无法挽回、难以弥补,最终严重影响一个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
    在其位不谋其政,留下的是无人履责;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贻误的是发展良机;当作为而不作为,丧失的是群众信任;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瓦解的是执政根基。
    脱贫攻坚工作进入攻坚期,尤其需要党员干部有“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以治庸强本领、治懒提效率、治散正风气、治滑促担当,以雷厉风行的作风和久久为功的定力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工作。
              (赵泽斌)





上一篇:中国军人就是我们的“灿烂千阳”
下一篇:坚定自信的共产党更具力量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97

主题

74

回帖

627

积分

妙笔组

积分
627
 楼主| 发表于 2018-8-1 11:36:56 | 显示全部楼层
严作风,处理8名“自己人”(8月1日  中国纪检监察报 )
http://csr.mos.gov.cn/content/2018-08/01/content_65954.htm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投稿必读
1、任何抄袭文章禁止投稿,所有稿件必须原创,一经发现文章涉嫌抄袭,全网通报,并且永久拉黑
2、机动记者组即单位账号,在为本单位同事投稿时,务必确认该稿件是原创,如非原创本网将依法协助原著作者追究法律责任,并全网通报
3、独家专投版块稿件,均默认为作者只投稿时评在线一家,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4、请各位作者自觉遵守相关法律。 5、时政评论只能投稿到独家专投区,请勿投稿到其它任何板块,新闻稿件请投稿到新闻板块专区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绿益添商城 ( 渝ICP备16004013号-3 )

GMT+8, 2025-8-21 01:46 , Processed in 0.160150 second(s), 4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