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好“开会”这门“艺术” 召开会议既是从上往下传达精神、凝聚共识、安排工作的重要方式,也是从下往上收集建议、博采众长、群策群力的关键方法。然而很多党员干部在开会的时候,只知道从上往下,都喜欢讲意见、提高求,认为只要把工作安排下去就完事了,不知道从下往上,从来不听别人的建议,不关心别人的想法,这样的会风是不行的,也是干不好工作的。 要转变会风、干好工作,就必须正确认识为什么要开会。开会是为了解决问题、推进工作,不是为了听某一个或者某一些人的所谓的“讲话”、所谓的“安排”。开会的内容、开会的形式必须紧紧围绕具体要干的工作、紧紧抓住要解决的问题,如果是为了开会而开会,为了“讲话”而开会,那就是典型的形式主义。有些领导干部开会就是简单地把上级的文件和指示放在讲话稿里面读了一遍、讲了一遍,既不说自己怎么想、怎么办,也不听别人提问题、提建议,这种会议内容空虚、作用不实,没有任何意义。 开会既要从上往下把工作内容在会上说清楚,也要从下往上针对工作提问题、说建议,更要上下同心把工作方法在会上商量出来,这样充分的交流和讨论才是会议的目的,才是干好工作的实用之法。然而在一些党员干部眼里,开会只是从上往下的安排和指示,这其实是“唯我独尊”的心理在作怪,尤其是一些领导干部坐在主席台上、站在讲话席前,就觉得自己高人一等,别人的建议都有问题,只有自己的讲话“最科学”、“最管用”,把“群言堂”的会场搞成了“一言堂”,这样的会开下来效果肯定不好、工作也会受影响。 会场发言不是单向的,应该是双向的。广大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参会、开会的时候,一定要多听别人的建议,而不是机械地安排工作,要多让别人说话,而不是“一个人说了算”,别人的建议要认真听、听进去,不能妄自尊大、目空一切。“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一个人考虑工作,总会有疏漏的问题,总会有不适宜的地方,要充分利用会议来集思广益,让所有参会的人都能够更加主动的参与到工作中来,把大家的聪明才智集中到解决问题上来,只有这样才能最大地发挥会议的作用,更好地推进工作。 开会的“方向”要变,“一个人讲,大家坐在下面听”的会议风气要变。广大党员干部参会、开会就要本着推进工作、解决问题的原则,坐在台上的不能光说不听,要多听台下的建议、多让台下的发言,坐在台下的也不能光听不说,要多思考、多建议、多发言,把会开好工作才能干好,让会议既能从上往下把工作安排好、把精神传达好,也要能从下往上把力量凝聚起来、把智慧集中起来。(作者:王度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