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京召开集体学习。会议具体就中国历史上的吏治进行深入分析讨论,从历史事件中抽丝剥茧。对于优良精神大力弘扬,提高党员干部的思想觉悟,增强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对于历史糟粕坚决摒弃,保证党的组织路线能够贯彻落实,保障公正用人、从严治党的路线坚定不摇。会议的成功开展,有效激励了干部积极性,拓宽了用人视野,为努力造就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打下坚实基础。(11月28日,中国组织人事报) 重视历史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我们党的奋斗史,深刻反映着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奋斗历史,是不断为实现国家富强、社会和谐以及人民幸福而奋斗的光荣历史。在风雨飘摇的年代,中华民族饱受列强欺辱,国家破碎,民族精神一蹶不振。直到第一代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带到了中国,中国人民才在共产党人的领导下重新站立起来,从落后走向进步,从封闭走向开放。习近平总书记也指出,中国共产党优良文化传统是党的历史与先进文化有机结合的产物。我们要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才能确保我们党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 党员干部行事作风需要提高监督实效。要持续提升监督深度,创新监督办法,把被动监督转向为主动监督,充分发挥干部监督联席会议信息共享优势,在各行业,各领域推动监督机制的高效合作、有效运转。创新开展四项工作,加快干部监督信息化建设步伐,树立“四个意识”“四个自信”。 锻造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需要为干部划清底线,制定规则。要把是否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是否全面贯彻执行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作为衡量干部是否合格的第一标准,以业务能力为导向选贤举能,构建忠诚干净的工作风气。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事业为上,以事择人,人岗相适”,让有理想,有抱负,有动力的干部有发挥能力的空间;把懒政怠政,为官不为,消极应付的干部着力根除。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塑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这是提高党员干部办公效率的力量之源,是推进全面贯彻落实从严治党的必由之路,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基础。(作者:邓邛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