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6日,第四届中国品牌论坛在北京举行,本届论坛以“改革新动力,品牌新未来”为主题。全国政协副主席辜胜阻在致辞时强调,必须加快品牌建设,助力中国制造业实现从“中国产品”到“中国品牌”再到“世界品牌”的转变。(12月27日,人民日报)
生产而出的物品即为“产品”,当产品及其周边系列被人们所认知方可谓之“品牌”,实现这一阶梯式的跨越,我们要将“恒心”、“耐心”、“信心”串联起来。
从“产品”到“品牌”的转变要有滴水穿石的恒心。制造到创造的飞跃不可能一蹴而就,也并非一劳永逸,这是一个路途遥遥且荆棘满满的长期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必须时刻保持坚不可摧、牢不可破的顽强意志,告诉自己“你还能再坚持一会儿,你必须再坚持一会儿”。我们要敢有“一生只做一件事”的孤勇,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相同工作,看似是“复制粘贴”,可实际却能够在长此以往的反复循环中做细、做精、做新。常言道“慢工出细活”,无法快进的部分,我们就要耐心漂流,点滴累积。相信“只要功夫用的深,铁杵终能磨成针”。
从“产品”到“品牌”的转变要有脚踏实地的耐心。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所有的“成”都起始于“做”。“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习近平总书记这精辟的八字箴言,用在我们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任何事项中都毫无违和感。从量变成到质变的发展,我们需要撸起袖子从当下干起,提起裤腿从足下起步。追求卓越的道路上,每次细微的一小步都将积累成实现跨越的一大步。
从“产品”到“品牌”的升级要有放眼未来的信心。当今世界发展迅猛,国际形势日新月异,社会更替瞬息万变,开放与包容的大环境下,谁更会洞悉未来走向,谁就更能适应“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的现实规则。我们断不能放松警惕,因为你若不前进,别人在前进,你的原地不动就等于后退几步。时代的发展走到了今天这样关键的时期,请足够坚信我们还可以做得更好,所以绝不能沉浸于过去,也不能满足于现状,要时刻保持对推陈出新的无限渴望。在品牌打造的过程中,善于发掘新生事物,学会掌握消费需求,使做出的成果价值含量更高、影响效应更强。
产品大国到品牌强国,让我们携手共同开启历史进化的征程。
(作者:停停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