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建设,让不沿海、不靠边的三秦大地,再次站在对外开放前沿。”陕西省发改委相关负责人感慨。(12月28日,人民日报) 改革开放40年,让全国各地都受益,不过,相较于沿海、靠边地区,内陆地区的发展要相对滞后一些,因为,在开放大潮中,内陆地区的对外交流没有那么频繁,不够方便,而且交通、运输成本要高些。不过,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持续深化,我们发现,不沿海、不靠边的内陆地区,也成为了对外开放的前沿。 中欧班列的稳定运行,承载着很多内陆地区经济发展的期望,一列列的班列中,装载着中西部地区的产品,沿着“一带一路”这条通途,运往欧洲,销往世界各地,让各大企业的销售量增加了,销售范围也扩大了。而西安、重庆、成都等西部地区,也在新一轮的城市竞争中,因为中欧班列而多一了一些砝码,多了一些亮相和令人关注的机会,可以说,一些过去被人们忽视的地域,现在成为了人才向往的香饽饽。 在这种大背景下,西部地区也迎来了跨越发展的机遇。要想抓住这种机遇,把发展机遇转变成发展现实,就得需要内陆地区的党员干部多一些“走出去”的意识,多一些理念更新,才能够适应这股潮流,促进当地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 正如西安这座西北城市一样,作为曾经的古都,虽然辉煌不再,但是,如今,却又迎来了春天,这与当地党员干部的思维拓展不无关系,我们可以发现,最近几年,西安作为曾经丝绸之路的起点,如今,又重新成为焦点,与当地党员干部的辛苦付出不无关系。如果不是当地党员干部的思维拓展,就不可能有沃尔沃7天取得口岸检测线资质,15天建成汽车整车进口口岸,项目从启动到专列抵达,仅用80天的奇迹。 当前,城市竞合发展已经到了白热化状态,如何在发展过程中,多一些超越,多一些跨越前进,离不开当地党员干部的思维拓展,离不开党员干部的竞争意识。内陆地区党员干部要多一些“走出去”意识,才不会在发展中止步不前,直至被淘汰。(章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