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洁更要“廉节” 如何过“廉节”,纪律有规定。《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明确,“收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礼品、礼金、消费卡和有价证券、股权、其他金融产品等财物”及“用公款购买赠送或者发放礼品、消费卡(券)等”,违反廉洁纪律。(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中秋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为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中秋节吃月饼相传始于元代,月饼是圆形的,象征团圆,寓意团圆美好。反映了人们对家人团聚的美好愿望。 月饼本是过节传达祝福的载体,但近年来却被一些干部送变了味,送祝福变成了走关系,送月饼变成了送人情。送月饼是中秋节的传统习俗,本身无可厚非,禁送月饼恐怕不是因为月饼,而是月饼盒里装的秘密。 在中国,传统月饼的本身成本其实并不贵,但是在一个人情关系对做成生意至关重要的文化环境中,节日成为构建关系网、甚至滋生腐败的机会。最近几年,送月饼的风气在中国性蔓延,很多商家推出了形形色色的“高级”包装,把几十块钱的月饼瞬间抬价至百元千元。而这些昂贵的月饼的销量却格外地好,许多干部领导急切地把自己的前途赌在这一盒月饼上。装月饼的盒子被视为人情高低的工具,送哪一种更有面子,成为个别领导干部首要考虑的问题。更有甚者,直接在月饼盒子里放入现金或贵重物品,因此无论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行贿,都是中共党员不能做和参与的。 其实很多人内心对于送价格昂贵的月饼是不愿意的,但是因为要送人情,所以部分人打起了公款的主意: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发电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党支部书记胡吉祥于2013年至2015年间,公款购买高档酒水、香烟用于公务接待,公款购买高档公文皮包、中秋月饼券用于滥发福利以及组织公款旅游等。公款的诱惑力其实很大,既不需要自己花钱,又可以送领导人情,一举两得的事。但是就是因为诱惑太大,很多人控制不住自己的欲望,最后一步步把自己原有的能力打破,从而走向一条不归路,断送了自己的前途。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出台“八项规定”,坚决反对“四风”,严禁公款送月饼送节礼、公款吃喝、公款旅游和滥发津贴补贴。对于它的落实,需要更多的领导干部一起努力。 (文/歪歪) 新闻链接: http://csr.mos.gov.cn/content/2018-09/17/content_67707.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