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经中共中央批准,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对甘肃省人大常委会原党组副书记、副主任李建华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进行了立案审查调查。在他涉嫌违纪的众多问题中,有一条是“纵容、默许亲属利用本人职务上的影响谋取私利”,这很值得领导干部警惕警醒。(《光明日报》 12月27日) 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就“公私”关系作出重要论述,曾说过:我们的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是为党和人民做事用的,姓公不姓私,只能用来为党分忧、为国干事、为民谋利,作为党和人民的干部就要一心为公、事事出于公心,谨慎用权、坦荡做人。甘肃省人大常委会原党组副书记、副主任李建华没有正确把握好权利的行使方向,受到了“枕边风”的影响,成为他人谋利的工具,最终在权利的“顺风车”上驶向了冰冷的监狱。 坚守纪律红线,严格要求自己。“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家人谋取不正当利益……”一些领导干部被查处后,通报中经常会有这样的表述,这些党员干部往往都被被家庭亲人的束缚了手脚,在长年累月的“亲情”催化剂的作用下,慢慢地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双眼饱含私欲,看不见了纪律的红线,逐步发展到了不可挽回的地步,政治生命也就截然而止。作为一名党员干部,我们要“防微杜渐”,时时刻刻用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时刻遵守纪律,做事要从大局出发,以国际和集体的利益为重,不能让权力沾染上金钱的味道。 提高党性修养,正确处理“公私”。党员干部必须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不断培植我们的精神家园,不断提党员五个“过硬”的本领,牢固树立和践行“四个意识”,不断增强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做政治上的明白人。明确公私关系,真正站在人民利益的角度上做工作下决策,切记不要在公私关系问题上打“擦边球”,对身边怀有私欲的亲朋好友说“不”,对个人私欲永远亮红灯。 改变工作作风,正确使用权利。良好的工作作风不仅能凝聚起强大正能量,而且能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和有力的支撑,一只有着优良工作作风的党员干部队伍更是我们加快事业发展的重要保障。干部手中的权利是人民群众赋予的,不是个人所得物品,而是公共“财产”,党员干部用良好的工作作风循规蹈矩的使用权利,并将权力放在“阳光下”,让私欲始终处于可控的状态。 党员干部不能被扭曲的“亲情”绑架,时刻把握好处理公私的分寸,做政治上的“明白人”在工作生活上始终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任何场合都坚持在法治的轨道上为官,自觉抵制一些不良的“枕边风”。(王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