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批评与自我批评的“钝器”变“利器” 近期,四川省制定出台《关于提高民主生活会质量的有关规定》。根据规定,当民主生活会出现主题跑偏、内容不聚焦、批评“辣味”不够等情况时,会被及时叫停,督促纠正或重开。 批评和自我批评是我党三大优良作风之一,是我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一个显著标志,是我党强身治病、保持肌体健康的锐利武器。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个‘利器’在很多地方变成了‘钝器’,锈迹斑斑,对问题触及不到、触及不深,就像鸡毛掸子打屁股不痛不痒,有的甚至把自我批评变成了自我表扬,相互批评变成了相互吹捧。”的确,在一段时间一些地方有这样一种现象:自我批评,浅尝辄止;批评同事,避重就轻;批评领导,变相表扬;批评下级,轻描淡写。四川省制定出台的《关于提高民主生活会质量的有关规定》直面问题,联系实际,针对问题、触及思想,确保“红脸出汗”、有“辣味”。只有做到稳、准、狠,切中要害的批评与自我批评才能取得实效。该如何让批评与自我批评的“钝器”变“利器”呢? 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必须领导垂范动真格。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一个班子、一个支部批评与自我批评开展实不实,效果好不好,关键在于“一把手”。各级党员领导干部要充分发挥表率作用,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对照“四讲四有”合格党员标准,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打消自我批评怕丢面子、批评同级怕伤和气、批评下级怕丢选票等顾虑,带头以普通党员身份参加支部组织生活,既深刻剖析和检查自己,又开展诚恳的相互批评,为其他党员树榜样、立标杆,形成群策群力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 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必须态度诚恳有辣味。真诚是人生最高的美德。各级党员领导干部要在党内批评中脱去“隐身衣”、捅破“窗户纸”,畅所欲言地参与讨论党内重大问题。自我批评时态度端正、深刻到位,坚持刀刃向己,主动揭短亮丑,切实向组织交真心、向群众交实底;相互批评时直奔主题、一针见血,本着对事业、对组织、对同志负责的态度,敢于讲真话、唱黑脸、进诤言,既要“扫好自家门前雪”,还要“管好他人瓦上霜”,切实做到“见人见事见思想”。 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必须讲究方法出狠招。良好的方法能更好地发挥作用。不论是基层党组织,还是广大党员干部,都必须不断学习领会和严守党章以及《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在内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地论人论事,打鼓打到点子上、批评点到穴位上,防止“过”或“不及”。正确把握“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因人制宜、情理并举,严格会前、会中、会后各个环节,着力增强批评和自我批评的实效。会前,要充分做好准备,通过“群众提、自己找、上级点、互相帮”,找准找实问题;会中,认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出汗红脸讲真话;会后,强化结果评估运用,注重整改落实。 “不受虚言,不听浮术,不採华名,不兴伪事。”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批评和自我批评的精神应当深深根植于每一个党员的心中,使之始终成为加强我党党自身建设工作的锐利武器。(四川盐亭 李慧 1369628235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