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方便了,集体资金怎么用、用多少,手机上都看得到。”12月20日,成都市新津县花桥镇马王村村民王俊将身份证号码作为账号,登录该村集体“三资”网络平台,他所在村组资金收入和支出明细以及原始凭证等信息立刻映入眼帘。和王俊一样,村民都能通过手机上网,实现对该村“三资”情况的了解和监督。(12月27日,四川日报) 基层政务公开已经实施多年,如今,我们到任何一个村(社区),都能够看到公开栏,公开栏上的公开内容也差不多,大多是领导班子构成、联系方式等党务,以及政务方面的内容,包括惠民政策、财务公开、回音壁等等,实际上,之所以会有一致的公开方式和内容,就在于基层政务公开标准比较统一。 实际上,公开标准如果不能够做到统一和规范,就可能会造成公开内容失真,导致人民群众看不到最真实的村务,不了解关键信息,基层工作要想开展好,就得要做到公开,才能够让更多的社会公众参与到村务监督中来。提升村民的参与度,方能够让人民群众监督村干部的工作,监督村级各项事务运行,把基层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我们可喜地看到,经过1年多试点,四川省在8个县(市、区)开展的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试点工作进入收官阶段,而收官过后,通过省社情民意调查中心开展的群众满意度测评结果显示,群众对目前全省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试点工作的满意度较高,特别是对试点工作所带来的改进优化和成效表示高度认可。群众的认可可以说明一个问题,这种公开的标准化可以让大家看到关键信息,让更多的群众了解村级事务,知晓村级事务,参与村级事务。 当前,基层群众最关心和关注的不外乎集体土地征收补偿、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补偿、保障性住房、农村危房改造、救灾、扶贫、市政服务、公共资源交易、义务教育等方面,而这些事项背后,涉及到党和国家的各项惠民政策,惠民政策该如何公开,该以怎样的形式公开,该如何才能够让大多数群众清楚明白地知晓各项事务,是一项技术活。而四川在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方面所迈出的步子,正好解决了这个问题,通过上级统筹的方式进行推进,让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让基层政务成为人民群众了解基层事务的方式和途径,以此达到公众的满意率不断提升。 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应该一以贯之,让基层群众持续地关心和关注基层政务,关心党和国家的各项政策落实,监督基层干部的各项工作,促进基层工作持续健康运行。(柳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