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书记、省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王建军主持召开领导小组2018年第五次会议,听取今年全省脱贫攻坚及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情况汇报,研究部署下一步任务。(西宁晚报,12月27日) 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持续强化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打好专项整治、重点督办和巡视巡察等“组合拳”,对动扶贫“奶酪”和精准扶贫不力者严肃查处。从督查通报的结果来看,腐败现象在扶贫领域不同程度存在。当前脱贫形势严峻,我们必须把向扶贫“奶酪”伸手的“蛀虫”曝光重处。 扶贫开发工作是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补短板的关键工作。当前,我们国家的扶贫工作已进入到了啃硬骨头的冲刺阶段,要全面实现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确保贫困人口到2020年如期脱贫,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是根本,要保障这一目标按期完成,对扶贫项目落地、扶贫资金使用的精准监督就是重中之重。 扶贫领域腐败必将影响老百姓根本利益,动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伟大目标,我们必须把根除扶贫领域的腐败问题当成大事来抓。要严格问责,不留情面。扶贫工作是关系老百姓切身利益的民生工程,对国家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任何人、任何行为欲与之相背,必将给予重处。要及时通报典型案例,树立反面典型。扶贫工作是党和国家的一项政治任务,作为党员干部应主动认清形势,懂规矩,知敬畏。要出台优惠政策,鼓励提拔使用扶贫干部。当前的脱贫工作正面临任务重,风险高,责任大的情况,要遏制腐败,反对不作为、慢作为,就需要疏堵结合,出台优惠政策,对扶贫干部实绩进行考核、考评,择优提拔任用,以此调动扶贫干部的工作积极性,让更多的扶贫干部成长为有责任担当,敢于碰硬,有执行力的优秀扶贫干部。 当前,扶贫攻坚任务异常艰巨繁重,扶贫工作进入“深水区”,广大党员干部唯有上下一心,发扬咬紧牙关不放松的精神,以更大的决心,集中力量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定会如期实现!(文/简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