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四川广元朝天区出发,刚过明月村界碑,一幅山明水秀的风景画便映入眼帘。500亩的藤椒种植基地让曾经撂荒的土地绿意盎然,党员返乡创业园里瓜果飘香。该村是朝天区64个贫困村之一,已于2017年顺利摘帽。”谈起村里的变化,村民刘炳元说,“方德彪书记点子多、消息灵通、办事能力强,大伙儿愿意跟着他干!”(12月27日,人民日报) 自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农村人口从四面八方涌向城市,开启逐梦之路,为的就是让生活过的更好,让命运重新书写。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国家对农村的投入越来越大,而农民们享受到的政策越来越多,我们可以发现,随着发展,富裕起来的农民们也拥有了更多的需求,农村发展过程中所展现出来的机会也越来越多。 四川省广元市朝天区通过实施“能人回引计划”等,先后回引2000余名能人返乡创业,并从中择优选择141名党员担任村“两委”负责人。“要把最过硬的人才集结到脱贫攻坚前沿阵地。”中共广元市委常委、朝天区委书记蔡邦银介绍,通过“1名能人带动1个党员”,带动了更多群众开展产业脱贫。而这些举措的出台,不仅夯实了基层根基,更是让乡村振兴路上有更多的人才支撑。 让更多的“能人”返乡创业。每一个时代有每一个时代的诉求,每一个时代有每一个时代的机会,在当前,属于当下年轻人和广大农民的时代之歌,便是返乡创新创业,利用好家门口的资源,利用好家乡的政策,把优势发挥到极致,把资源充分利用起来,把产业做大做强,把家乡建设得更加美好。这不仅是属于当下外出务工人员的责任,更是新一代农民的时代担当。或许在城市里找不到“根”,但是返回家乡,却有生我养我的那片土地可以接纳我,每个人都应该在迷茫时,想到自己的家乡,想到那片需要我们的土地。 让更多的“能人”返乡创业。各地方党委政府应该担负起这样的回引责任,不仅要让农民的腰包鼓起来,更要让农村强起来,让广大农民们能够更有尊严的,更顺心地勤劳致富,这需要基层党委政府拿出坚定的决心,科学规划,谋划好农业产业化发展,谋划好农村的未来,谋划好农民的致富之路,让乡村实现全面振兴,让农民笑逐颜开,让农村更有吸引力。(田小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