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质量强国,推进中国品牌建设
“以质量、创新、文化、政策支持等重点环节为突破口和着力点,不断改革进步、自主创新、打造名牌,中国产品必将一步步朝着‘微笑曲线’高端攀升,在全球经济竞争中占据主动。”商务部研究院副研究员刘建颖说。(12月26日,人民日报) 2018年,有66家中国企业进入全球品牌500强,其中22家进入100强,中国上榜品牌总价值占比15%,位居第二。 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三轮驱动”,让国产品牌跑出加速度,也让中国成为名副其实的品牌大国。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经济发展成就举世瞩目。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无论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来看,还是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来看,都需要更加重视品牌建设。加强品牌建设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是顺应人民美好生活新期待的客观要求,是增进全球消费者福利的共赢选择。 推进中国品牌建设,首先要注重品牌质量。品牌是品质的标识、商誉的尺度,品牌建设的基础是应具有自主产权和核心价值。要注重文化内涵,挖掘、提炼和传播中华优秀文化价值观,让中华优秀文化随着中国品牌的成长壮大为世界文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要加大品牌价值的挖掘、内涵的表达、识别的设计、形式与宣传、交易与保护等一系列专业工作,防止“山寨”行为横行,对创新者的利益和信心产生影响。 推进中国品牌建设,还要注重自主创新。创新是品牌发展的动力,是品牌生命力的源泉。要坚持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带动全面创新,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推动国家技术创新工程,持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从而打造一批能够在全球市场支撑品牌发展的支柱产业以及能够体现中国国际地位的优质品牌,以质量和创新赢得消费者与公众的认可与信任。(作者:付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