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立政德成为党员干部的必修课 立政德不仅是一种可贵品质,也是一种政治能力。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理当从激发政德意识、践行政德开始。(7月26日人民网-人民日报) 《大学》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道德修养于个人、社会、国家都至关重要。修好德性,扣好人生第一颗纽扣,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更是个人成长的必要前提。 “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有的领导干部恃才傲物,自以为才干出众,干出了一些令群众拍手称快、上级肯定的大工程、大项目,就可以我行我素、恣意妄为、独断专行、目无法纪,轻视上级、同事、群众意见和建设,反感社会上的批评、质疑,被约谈诫勉后仍不悔改,甚至不把组织放在眼里,面对上级安排、组织要求,推三阻四、阳奉阴违。殊不知,对于没有羞耻心和道德底线的党员干部,其能力越大,潜在的危害越大,越容易成为国家和人民的叛徒。德才兼备是党一以贯之的选人用人原则,唯具备强烈政德意识、自觉践行政德的党员干部才能让党和人民放心、信任。 “德厚足以安世,行广足以容众。”身为党员干部,人民的公仆、群众的“领头雁”“主心骨”,当深知干群关系的重要性。唯常修为政之德、常怀为民之心,树立天下为公的大德,践行为民做官的公德, “把官做淡,把事做精,把人做大”,涵养悲天悯人的大情怀,发扬“舍小我为大我”的奉献精神,心无杂念地扑到基层去、深入到群众中去、投入到解决群众所忧所急所难的问题上去,将个人的理想抱负与国家、社会的发展结合起来,让有限的生命绽放出值得时间和人民永远铭记的光彩。 “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信,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作为党员干部,当有人生之大志向,当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一生最伟大最重要的事业为之奋斗为之流汗,用尽生命的张力和全部的才智书写奋斗诗篇,赢得群众的满意评价,干出让人民感激的政绩,才不负韶华、不负时代、不负自己;即使退休后,也能因自己曾经做过的贡献和美好名声受到群众的认可和社会的尊敬。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广大党员干部要“加强政德修养、打牢从政之基”。这是对新时代党员干部的根本要求,也是每一位党员干部的政治必修课。立政德,根本在于增强党性修养、坚定信仰初心、厚筑政治底线、涵养为民情怀、树立正确的执政观和权力观,不管任何时候任何情形面对任何诱惑任何威胁,都能坚守为官做人的底线、保持纯粹初心;都能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保持敏锐的政治鉴别力和洞察力,正确处理好是与非、真与假、公与私的关系;都能保持自警自戒自省的能力,做到光明磊落、堂堂正正、克已奉公、清清白白,始终严守私德,以身作则,自觉成为身边人的德行表率。 作者:伍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