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干部“差不多”其实“差得多”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26日公布了十九届中央首轮巡视的16家单位的反馈情况,至此,十九届中央首轮巡视反馈情况已全部公布。(7月27日,人民网) “凡事只要差不多就好了,何必太精明呢?”胡适先生在《差不多先生传奇》中塑造了一个做什么事情都不追求更高境界的“差不多先生”, 讽刺了一些人从处事不认真到处世不认真,在“差不多”的圈套里度过一生。在现实工作和生活中,有的干部干工作低标准、低要求、打折扣、只求过得去、不求过的硬,对待工作敷衍了事,被称为“差不多”干部。“差不多思想”看起来表面是为人处事的中庸之道,实则“差一点”都不行。 “差不多”干部实则是党性意识弱,责任心不强。干部要耐得住“昨夜西风凋碧树”的清冷和“独上高楼”的寂寞,静下心来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学习党章党规和国家法律法规,不断补足精神之钙、固思想之元、培为政之本。要立政德,通过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不断提高政治素养,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认真履行职责,以“工匠精神”来对待工作,关注细节,注重细化,竭尽所能,追求卓越,力争把每一项工作做实、做细、做深、做到极致。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原则,结合工作需要学习法律法规、社会、生态等方面的知识,提高专业化能力,更好的为群众排忧解难。 对“差不多”干部要严肃问责。“差不多”干部出现实则是党的管理上失之于宽、失之于软,要加强对干部的监督管理,对待“差不多”干部要使出“杀手锏”,甩出“问责鞭”,倒逼责任落实,树立起正确的导向。要盯住“关键少数”,特别是“一把手”,要靠以上率先,层层传导压力,强化“一把手”责任意识,通过对“一把手”这个风向标的校正,在全部门营造担当、负责的氛围,通过问责让“差不多”干部失去生存土壤。 作者:罗 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