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梦派科技官网发布一篇题为《关于声援华为的通知》公告,公司所有相关产品设计,优先使用华为海思的芯片方案,员工个人购买华为和中兴手机,公司给予市场价格15%的补贴。通知同时称,若员工购买苹果手机,按照市价,公司给予100%的处罚,公司办公设备、连同员工购车均停止采购美国品牌,但员工或代理商若取得出口美国订单,将给予双倍奖励等,公告有效期为3年。(12月10日《财经》)
从公告中我们可以很明显地看出梦派科技公司支持国货的意图和立场。作为我国的代表性品牌与企业,近来,华为陷入了系列事件并不断发酵。在这种形势下,梦派科技的公告无疑表明了其企业的爱国主张。我们肯定梦派科技公司通过支持国货来表达支持国家的这一出发点。然而,这种硬式的规定与惩罚真的是最好的爱国方式吗? 打着所谓的“声援华为”旗号,鼓励员工买国产手机,给其发放购机补贴,倒也行得通,可是,“员工购买苹果手机将被处罚”的规定,则就未免太过分了,有给自己加戏的感觉,涉嫌侵犯员工的自由消费权,亦有借机“蹭热点”,炒作自己之嫌。当事公司名不见经传,根本不被公众所熟悉,但经过此次事件营销之后,瞬间成为“网红”公司,省下了不少宣传费用。 市场经济竞争就是优势互补,通过将各国的优势资源整合,为消费者提供最适宜的产品。市场经济环境下,产业链分工很细,就算是国产手机,也需要参与国际化合作,里面内置了大量国外零配件,需要安装国外的操作系统。显然,电子信息产业处于高度的国际化分工体系,国产手机和国外手机都无法独立生产,也没必要全部由自己来做。 事实上,在苹果的全球供应链里,就包括了诸多中国企业,为其提供各种零配件、组装生产、销售等合作服务,并由此为中国政府缴纳了大量的税收,产生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显然,如果全国都进行所谓的抵制,不购买苹果手机的话,那么首先伤害的就是国内企业,导致其失去苹果订单,进而减少政府税收、就业岗位,损失可谓大焉。 由此可见,消费者无论是购买国产手机,还是国外品牌,都是在选择和支持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企业,也是在行使个人权利,他人无权干涉和阻挠。类似“蹭热点”的事件发生过多次,至于部分公司以“爱国”为借口,禁止员工购买、使用国外品牌手机,实则属于越界行为,不足为道。 (撰稿人:脆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