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推手式”干部没“明天”
杨海林
今年以来,为进一步激发基层干部担当干劲,卸去基层干部不必要负担,中央多次出台文件。然而,半月谈记者在湖南郴州等地调研注意到,目前基层干部中以庸政懒政为能,将负担与干劲一并卸掉的风气也在抬头,“推手式”“摆拍式”“二传手”“等上岸”“四类干部”颇有市场,凸显不良苗头,亟待有效治理。(12月11日 半月谈网)
什么是“推手式”干部?即有些干部善用太极“推手”之法,对于本职工作,“你推来我让去,你让来我推去”。此类干部“击鼓传花式”地把工作和责任一推了之,还自诩“不求名利,佛系人生”。
这些干部常常也说“办法总比困难多”,但他们口中所谓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不是“马上就办”,而是“拖”,丁点儿小事今天推明天,明天拖后天,理由层出不穷,脸好看,事就是不办。”如果任由“推手式”干部肆意妄为,不仅会延滞工作落实,还会助长“鞭打快牛”现象,让实干者寒心。因此,刹住“推手”作风刻不容缓。
首先,要提高干部责任意识。在其位谋其政,任其职尽其责。谁的“责任田”谁精心耕耘。绝不让本来今天做完的事情留到明天再做。正所谓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与其幻想以后每天都做得更好,不如脚踏实地做好今天。
其次,要增强干部解决问题的能力,防止本领恐慌。其实有相当一部分干部是因为不知道怎么办,不知道怎么干,怕能力不行在群众面前当场现形,故而找各种各样的理由“您明天来吧”。正所谓“活到老,学到老”,对于基层干部而言,还得学会当“学生”,向经验丰富的老干部学习,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多向群众学习。有了“庖丁解牛”的能力,何愁不能让群众“立等可取”呢。
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说到底,“推手式”干部,就是懒政,绝不能让这样的干部混到“明天”。(杨海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