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真落实产业扶贫政策举措,及时帮助扶贫企业、合作社等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坚决杜绝“不拿不要不办事”、故意刁难等现象。对情节严重、造成恶劣影响的,严肃处理,通报曝光。(人民网 12月9日) 扶贫项目资金是贫困群众的最大保障,一分一文都要用在实处,并且一一落实到户到人,不容任何人挪用、贪污、动手脚。扶贫攻坚工作中存在的腐败问题,将关系到脱贫攻坚工作的有序开展,关系到资金的安全与使用、关系到人民群众对党员干部和政府的信任。廉洁自律是党员干部的基本要求和责任所在,时时刻刻都要做到廉洁扶贫,阳光扶贫、坚守底线。 要树立坚定立场意识。党员干部要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和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要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时刻要求自己坚守清正廉洁底线,正确处理好公与私的关系,永远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自觉将其贯穿于扶贫攻坚工作的实践中,努力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执行下去,真正做到为人民谋福利,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奉献青春热血。 要坚守廉洁自律底线。党员干部要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要以过硬的作风和过硬的良好形象,赢得人民群众的心声和信任。党员干部是人民群众的明白人、领头雁,更要想在前、学在前、做在前,廉洁自律,履职尽责、养成一身正气,把目光放得长远,跳出落后的观念禁锢,不计较个人得失,不断弘扬共产党人优秀的品格。 要加大惩治监督力度。反腐倡廉的触角要延伸到基层一线,不断加大明察暗访监督力度,从群众关注的领域寻找线索、发现线索,对群众举报反映的贪污、挪用、截留、挤占的问题要及时严查核实,惩治腐败违法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不让蛀虫有生存之地,为扶贫领域打造风清正气的环境,才能为脱贫攻坚输送廉洁血液,不断促进精准扶贫工作不断取得实效,让党和国家的好政策真正惠及人民群众。(张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