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会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决策部署,讨论了《中共四川省委常委会2019年工作要点》。(四川日报,12月11日)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长久生存的灵魂,唯有精神上达到一定的高度,这个民族才能在历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奋勇向前。”习总书记的讲话清晰直接地指明了精神对于一个民族长存的重要意义。中华民族能够在50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生生不息,薪火相传归功于孕育于中华民族悠久辉煌历史文化之中的伟大的中国精神。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习总书记在2018年新年贺词中这样总结。广大人民唯有具有艰苦奋斗精神才能实现伟大理想。“人类的美好理想,都不可能唾手可得,都离不开筚路蓝缕、手胼足胝的艰苦奋斗。”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民族,是难以自立自强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国家,是难以进步发展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政党,它的事业是难以兴旺发达的。艰苦奋斗是我们的传家宝。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从积贫积弱一步一步走到今天的发展繁荣,靠的就是一代又一代人的顽强拼搏,靠的就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艰苦奋斗绝不是一时的权宜之计。 中国古代先哲老子说:“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塔,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踏踏实实、循序渐进,与雄心壮志、力争上游并不矛盾。不踏踏实实打好基础,就无法攻尖端、攀高峰,有时表面上看好像是爬上去了,但实际底子是空的。回看中国近代史,这是一部充满灾难,落后挨打的屈辱史;是一部中国人民探索救国之路,实现自由民主的探索史;是一部中华民族抵抗侵略,打倒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以实现民族解放、人民富强的斗争史。在这段时期内,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伟大中国精神的引领下,历经十四年的艰苦奋斗,实现民族解放,中华民族从此挺起了脊梁;在此期间,一个个“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爱国志士,一位位“一身报国有万死”的革命先辈以自我行为作为榜样,弘扬伟大的革命精神,伟大的中国精神。 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国人民始终革故鼎新、自强不息,开发和建设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发展了门类齐全的产业,形成了多姿多彩的生活。中国人民自古就明白,世界上没有坐享其成的好事,要幸福就要奋斗。在革命战争时期,二万五千里的长征彰显着革命英雄们与生俱来的艰苦奋斗精神。爬雪山、过草地、飞夺泸定桥、强渡大渡河……回顾长征中的每一个生死关头,红军各级党组织都弘扬着艰苦奋斗精神,坚定信念与信仰,力挽狂澜、扭转乾坤,带领中国革命走上正确的道路。而共产党员则冲锋在前、战斗在前、牺牲在前,成为队伍的灵魂。 (作者:朱彩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