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25|回复: 0

[已推搜狐] 思想脱贫筑牢脱贫成果

[复制链接]
已绑定手机

30

主题

0

回帖

150

积分

记者

积分
150
发表于 2018-12-11 09:04: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当前,有许多群众争先恐后的当选“贫困户”,谋取本不属于自己的福利。扶贫政策意在扶持有志脱贫之人,而有些人只是贪图享受政策所带来的便利,没有从根本上,思想上认识脱贫的重要性脱离了党脱贫攻坚的初衷。
思想贫困的表现形式有很多:一些人不愿接受新事物,学习新技能,缺乏脱贫能力;一些人等靠要思想严重,“靠着墙根晒太阳,等着别人送小康”;一些人好逸恶劳、好吃懒做,争着当贫困户,等着政府救济;还有一些人存在畏难情绪,出门嫌远、打工怕累、搬迁怕生、发展怕赔……正是由于思想观念上的落后,一些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才会扶而不起、帮而不富、助而不强,甚至出现“不扶还好,一扶就倒”的情况,直接影响了脱贫攻坚的成效脱贫攻坚,既要解决物质贫困,也要解决思想贫困。只有解决好思想贫困的问题,才可能实现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的“弱鸟可望先飞,至贫可能先富”。否则,再多的资金也有用完之时,再好的政策也难以形成双向合力,扶贫也只能事倍功半。 打好“脱贫攻坚战”,政府除了物质,生活上的资助,更多的应该是思想上,教育上的帮助。各级政府应加强宣传脱贫意义,着重于贫困户子女的教育,做到扶贫先扶志。
打好“脱贫攻坚战”,需要群众正确认识国家脱贫的意义。许多地方的群众都对贫困户不满,大家同样的劳作,为何政府会来他家送米送鸡甚至送钱。有些子女靠着汽车,住着楼房,但却把父母的户口与自己分开,让父母独自住在昏暗的小土屋内,就为了父母能评上贫困户,减少自己的负担。这就形成了群众好逸恶劳,人人哭穷的现状。国家一系列的贫困政策是鼓励人民用自己的劳动与智慧脱离贫困,而现如今人们不以贫困为耻,反以贫困为荣。贫困不仅仅是物质上的贫困,更深层次的是精神上的贫困,当上贫困户只能是一时,更重要的是要培养贫困户具有中华民族艰苦奋斗,努力拼搏向上的精神。(俄扎乡  李毅





上一篇:“80”后拟破格提拔树用人新风向
下一篇:反腐无国界,坚持国际追逃追赃不放松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投稿必读
1、任何抄袭文章禁止投稿,所有稿件必须原创,一经发现文章涉嫌抄袭,全网通报,并且永久拉黑
2、机动记者组即单位账号,在为本单位同事投稿时,务必确认该稿件是原创,如非原创本网将依法协助原著作者追究法律责任,并全网通报
3、独家专投版块稿件,均默认为作者只投稿时评在线一家,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4、请各位作者自觉遵守相关法律。 5、时政评论只能投稿到独家专投区,请勿投稿到其它任何板块,新闻稿件请投稿到新闻板块专区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绿益添商城 ( 渝ICP备16004013号-3 )

GMT+8, 2025-9-11 20:07 , Processed in 0.178455 second(s), 4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