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所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一个行动胜过一打纲领。党的十九大为我们展现了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我们要大力发扬钉钉子精神,办实事、出实招、重实效,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一张蓝图绘到底,一锤一锤接着敲,钉牢一颗钉子再钉下一颗,一茬接着一茬干,过了一山再登一峰,跨过一沟再越一壑,锲而不舍、持之以恒,就一定能跑好历史接力赛中我们这一棒,实现全国脱贫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钉好钉子,必须找准位置、瞄准准心。对贫困户要精准画像,不能盲人摸象。只有摸清贫困户底数,找准贫困对象,查出致贫原因,定好帮扶计划,找到帮扶措施,扶贫工作才能不偏不歪、精准到位。 钉好钉子,更要讲究力道、掌握节奏。钉钉子时,方向和力道要正,节奏要先轻后重,最后打牢打实。这就要求脱贫攻坚工作注重均衡用力、绵绵用力,不一哄而上,不搞大呼隆。否则,用力不当、方法不妥,就会把好好的钉子钉弯,钉不到底。 钉好钉子,定要持之以恒、一抓到底。一分部署、九分落实。钉钉子不是一锤子就能钉好的,脱贫攻坚也不能“毕其功于一役”。对一些打基础、固根本、管长远的工作更要“咬住青山不放松”,反复抓、抓反复。要一张蓝图绘到底,心无旁骛抓落实。否则,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就会一颗钉子都钉不上、钉不牢。 广大脱贫工作者只有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发扬“钉钉子”的精神“咬定青山不放松”,言必行、行必果,就能赢得脱贫攻坚战的胜利从而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目标。(俄扎乡 李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