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北京市创新推出“街乡吹哨、部门报到”机制,并作为2018年全市“1号改革课题”,在16个区169个街乡进行试点,开启了新的基层综合治理模式。什刹海街道作为北京最基层的行政单位,用起“吹哨”赋权,国土、测绘、规划等部门应声而至,城管、环保、园林、国土、工商、食药等职能部门集中下沉到街道“报到”,过去的分散式执法,变为“抱团”治理。(人民日报 12月10日)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广东代表团审议时,曾要求广东把基层治理同基层党建结合起来。由此可以看出,新形势下的基层治理工作和基层党建密不可分,基层党建为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提供坚强组织保证。党建引领,北京市在基层治理实践中总结出了“街乡吹哨、部门报到”新做法,今年4月底前,全市市属9175个法人单位党组织、71.73万在职党员全部回属在(居住地)街乡、社区(村)报到,党员们在基层治理中献计出力,成为充满活力的富氧细胞。 从北京市的经验中可以看出,给基层赋权,是“吹哨报到”机制的一个重要创新,强化了基层治理中的党建引领作用。通过赋权,基层单位有了临时指挥调动权,极大地激发了积极性主动性。北京规定,综合执法、重点工作、应急处置三种情形,基层可以吹哨,部门必须响应。北京市的“报到”形成四种样式:一是驻区党组织和在职党员双报到,二是执法力量到基层综合执法平台报到,三是街道干部任街巷长到基层报到,四是通过“周末卫生大扫除”组织党员干部到现场报到。 笔者认为,在强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基层赋权上,应多关注以下几点。基层赋权,要促进被赋权的乡、镇、街道等基层单位和职能部门之间职能归位、考核归位、保障归位。乡、镇、街道既可以给职能部门指定任务,“串”起多方执法力量与资源,也可以对履职成效进行量化考核,压实职能部门责任,形成条块结合的共治合力。此外,给基层赋权,也要注重加大基层事项在党建绩效考核中的权重,保障人向基层走、钱向基层投、政策向基层倾斜。(何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