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福建省邵武市博物馆召开的全体干部职工大会上,新任馆长吴延安表示,要吸取教训,在全单位来一次“大扫除”,好好清扫过去的陈规陋习。他口中的“教训”说的正是前两任博物馆负责人因沿袭“惯例”被处分的事。(12月8日《中国纪检监察报》)
究竟是什么样的“惯例”会让前两任负责人挨处分?原来,今年1月,邵武市委第二巡察组发现,市博物馆多年来一直沿袭所谓的“惯例”,虚列干部家属为“临聘人员”,违规发放夜间值班补贴。两任博物馆负责人均受到政务警告处分,违规发放的加班补贴被全数追回。
惯例,是指通常方法,习惯做法,常规办法,一贯的做法。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经常会面对各种“惯例”。比如,“乘坐电梯,按惯例,女士应优先”,“按惯例,中秋节每人发一盒月饼”……
惯例,有好与不好之分,合规与不合规之别。好的、合规的惯例,能够产生正能量;而不好、不合规的惯例,虽可能合情,却会产生消极影响和负面效应。因此,面对惯例,需要正确分析、理性看待,摒弃不好、不合规、不合时宜的惯例,不能“一切按惯例办事”。
对福建省邵武市博物馆来讲,在中央八项规定出台后,在上级多次对违规发放津补贴问题进行整顿之后,就应旗帜鲜明地摒弃、废除陈规陋习,不再沿袭违规发放津补贴的“惯例”。
邵武市博物馆多年来一直沿袭“惯例”违规发放津补贴,表明一些不合规的“惯例”仍然惯性运行。究其原因,还是有的党员干部对政策规定认识不到位,思想上存在偏差。有的认为只要不是为自己一个人谋利益,就无视规定、我行我素。有的认为涉及金额不高,只是小事一桩,不易被抓住“把柄”,便开始打“擦边球”、玩“障眼法”,自认为可以蒙混过关。还有的明知违规发放津补贴不妥,由于担心下面的人对自己有意见,便不把单位的“惯例”打破。
本来,公款姓公,一分一厘都不能乱花;公权为民,一丝一毫都不能私用。沿袭“惯例”违规发放津补贴,变味的“福利”肥了个别人,却损害了党的形象,败坏了党风政风。“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在无处不在的监督下,破了规矩的“惯例”伪装得再好,最终还是会“露出尾巴”。把“惯例”凌驾于纪律规矩之上,慷公款之慨、迎下属之好,等来的只能是纪律的严惩。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惯例”不能坏了规矩。对于好的惯例,当一以贯之,继承发扬;对于不好的惯例,则应毫不犹豫地说“不”,该取消的坚决取消,该改进的坚决改进,决不能把它当成一成不变的规矩、当成违纪的借口。
作者:向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