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领导留言板架起“民意”连心桥
刘超
“架起了连心桥,开启了直通车。”不久前,各地各级领导干部通过人民网《地方领导留言板》这一互动栏目解决群众问题的总量突破100万项。创办12年来,领导干部在这个平台上的回复总字数达到3亿,相当于300本《新华大字典》的体量。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回复数量翻了十倍,为领导干部走好网上群众路线写下了生动的时代注解。(12月7日《人民日报》)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地方领导要做好群众工作,为一方群众服好务,最根本的,也是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倾听民声,了解民意”。党的群众路线实践活动也要求党员领导干部要密切联系群众。97年党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是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思想精髓早已深入每个党员干部内心。同样的,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和演变,网络群众路线也早已成为党的群众路线的有力延伸。
根据中国互联网协会正式发布的《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18》(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披露,截至2017年底,中国网民规模达7.72亿人。截止2017年底,中国网页数量共计2604亿个,年增长率10.3%,网站数量达533万个,其中“.CN”域名下网站数为315万个,总体占比59%,年增长率为21.8%。此外,IPv6地址分配总数为23430块,占全球已分配IPv6地址总数10.38%,居全球第二。
四通八达的网络,让政务官微严肃又不失活力。特别是地方领导留言板,更是深受群众喜爱。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普及,网民足不出户就可以实现同地方领导“面对面”沟通,而地方领导也多了一条可以直接了解基层动态、倾听百姓呼声的渠道。从回复量上看,2009年仅0.5万项,但2017年就达到20万项,增长近40倍,并呈现逐年递增态势;再看回复率,2010年仅有20%,而2017年已经达到80%。数据的背后,不仅反映群众对地方发展的关注、问政水平的提升、关注领域的多元,更体现了各级领导干部网络意识的显著增强。
政声人去后,民意“留言”中。老百姓上了网,民意也就上了网。作为“父母官”的地方领导要充分利用好“留言板”。首先,要在思想上正本清源,铲除怕管、怕问的思维误区,做到不等、不拖、不避让,特别是极个别“谈网色变”者,更当端正思想观念,涵养“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心胸,把对虚拟、未知的顾虑转变为及时介入、稳妥应对的主观能动性。其次,要在能力上不断提升,主动学网、懂网、用网,善于借助网络与群众“键对键”“点对点”“心对心”,实现察民情、听民声、汇民智、解民忧,留言板作为一块虚拟的网络阵地,却能凝聚群众声音和智慧,成为提升城市形象、优化服务环境、增进民生福祉、广纳发展建议的“接收器”,接收民意的“天眼”,让“网络群众路线”真正“走心”、入心、暖民心,架一座网上干群关系的“连心桥”。(刘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