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锐意进取和精心化管理点赞 北京市创新推出“街乡吹哨、部门报到”机制,并作为2018年全市“1号改革课题”,在16个区169个街乡进行试点,开启了新的基层综合治理模式。什刹海街道作为北京基层的行政单位,用起“吹哨”赋权,国土、测绘、规划等部门应声而至,城管、环保、园林、国土、工商、食药等职能部门集中下沉到街道“报到”,过去的分散式执法,变为“抱团”治理。(消息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2018.12.10) 作为一个城市行政执法和管理的工作者,看到这则新闻,心中为之一振,是什么让难度极大的城市管理工作上了有序的轨道、并收到如此的效果呢?原来北京市创新推出“街乡吹哨、部门报到”机制,并作为2018年全市“1号改革课题”,在16个区169个街乡进行试点,开启了新的基层综合治理模式,各个职能部门集中下沉到街道“报到”,过去的分散式执法,变为“抱团”治理。 笔者在城市行政执法和管理单位工作多年,常常为要干的工作感到棘手,虽对城市执法和管理工作的难度有过思索,但并不深刻和系统,困扰工作的仍然是那些老问题,也习惯性地把问题都归咎为:市民文明程度有待提高、执法人员素质需要加强、规划设计相对滞后等,因此,城市执法和管理总停留在一个阶段,始终存在交通秩序混乱、环境脏乱差、侵占道路乱停乱放、乱搭乱建,乱泼乱倒、乱写乱画、噪音四起等让人头痛的现象。 虽然城市管理者们做了大量的艰苦工作,市政设施的抢险维护;清洁美化家园;保护母亲河;清理大型垃圾;党员示范队;志愿者活动日以及“5+2”工作模式等,但收效甚微,或一阵风吹过后坚持治理始终很难。 而北京就是一个好的示范:“吹哨报到”机制源自基层探索,它服务基层,通过职能“补位”,发挥难点“攻坚”作用。它不增加机构人员,却能啃下硬骨头,对久治不愈的顽症,产生了特效。 他们告别了对酒高歌、高分贝闹夜,让什刹海静下来,再现绿柳垂荫、碧水蓝天、荷香鸟鸣、临水信步的美景,这曾是北京市民的呼声、首都老城的梦想。 看来,我们在为辛苦工作在城市执法和管理的一线人员表示敬意的同时,更要为锐意进取的城管管理者们喝彩!只有开动脑筋、创新开展工作、执着坚守,市民们才会有和谐、美丽、幸福和文明的生活环境! 邬阳文 2018.12.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