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才德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导向 本报北京12月5日电 (记者姜洁)12月5日,在中央反腐败协调小组国际追逃追赃工作办公室统筹协调下,经福建省反腐败协调小组和厦门市反腐败协调小组不懈努力,外逃职务犯罪嫌疑人、厦门市公安局原副局长郑东强回国投案自首。郑东强,男,1953年9月生,厦门市公安局党委原副书记、原副局长,涉嫌受贿罪。2016年1月外逃。(12月6日,人民日报) 古人云:“为政之道,首在用人”。毛泽东说:“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选人用人腐败是最大的腐败。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坚持事业至上、公道正派,把好干部标准落到实处。”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历来是我们党选拔任用干部的一贯方针和根本原则。 为官先做人,做人先立德。人以品为重,官以德立身。良好的道德修养是人生最可贵的资本,是事业的奠基石,是成功的必备根基。立德修身是为人的第一品德要求,领导干部的威信也是从品德形象中树立。 用人要把德放在首位。习近平同志多次强调,“什么样的人该用,什么样的人重用,都要把德放在首位”。古往今来,为政“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德薄而位尊”是选拔干部的大忌,品德不端的人成为领导干部,其职务越高、平台越大,危害则越大。党的十八大以来,查处的很多领导干部,问题就是出在“德”上。新时代,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坚守“德才兼备,以德为先”这一选人用人标准。 德与才是辩证统一的。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培养选拔干部强调德的重要性,但绝不能忽视才。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履行好责任,必须有很强的能力作支撑。“无能不官”,德与才相互依存、相得益彰。 古人云:“服人者,以德服为上,以才服为中,以力服为后”。要坚决贯彻“才德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导向,形成以德修身、以德服众、以德领才、以德润才、德才兼备的良好氛围。 (作者:李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