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印发的《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对加强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作出了针对性、指导性很强的规定,为基层抓实抓好支部书记队伍建设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12月5日,中国组织人事报)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基层党组织是党执政大厦的根基,地基固则大厦坚,地基松则大厦倾。长期以来基层党组织处在服务群众的最前沿,对落实党的各项政策,帮助群众排忧解难,化解矛盾纠纷,维护农村稳定,作出了较大贡献。因此,要鲜明大抓基层、大抓基层党组织导向,着力选优配强基层党组织“领头羊”,不断夯实基层基础,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真正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不断赢得群众对党的信任和拥护。 “火车跑得快,关键车头带”。基层党组织处在服务群众的最前沿,基层党组织书记能力强弱、水平高低将直接影响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的发挥。因此,要切实做好基层党组织书记选拔任用的源头储备工程,组织部门和乡镇党委要开拓视野,广聚贤才,对发展产业、乡村建设、带领群众致富等方面有突出成绩的返乡农民工,要进行表彰奖励,注重从中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培养储备一批基层党组织书记后备干部,为选拔基层党组织书记提供源头活水。同时,要打破地域限制,采取上级下派、乡镇内统筹选派、县内统筹选派等形式,扩宽选用渠道,真正把信念坚定、忠诚可靠、敢于担当、能力突出、群众公认的优秀党员选拔出来,着力建强基层党组织、夯实基层战斗堡垒。 针对基层党组织书记能力素质不高问题,培养培育是关键。因此,要把基层党组织书记的教育培训放在首位,科学拟制教育培训计划,进一步建立健全基层党组织书记轮训制度、个人自学制度、调研制度、理论学习年度考核制度等,着力提升基层党组织书记政治素质和能力素养。同时,要实施基层党组织书记“梯级培养工程”,采取上挂锻炼、轮岗兼岗、外派学习等方式培养锻炼基层党组织书记,着力帮助他们提升能力素质,适应新时代改革发展需求。(牧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