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8|回复: 0

以“实干笃行”书写中国式现代化的“广东答卷”

[复制链接]
已绑定手机

11

主题

0

回帖

73

积分

注册会员

积分
73
发表于 昨天 15: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全党全国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的关键时刻,习近平总书记赴广东考察并发表重要讲话。从缅怀革命先烈到走进田间地头,从察看科技创新到谋划未来蓝图,总书记的足迹跨越山海,不仅为广东的现代化建设把脉定向,更为全国“奋楫扬帆”开启新征程注入了强大动力。此次考察释放出的鲜明信号——“真抓实干、善作善成”,正是我们把美好蓝图变为现实的关键密钥。
赓续红色血脉,为现代化建设“铸魂”。“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考察首站走进叶剑英纪念园,是对历史的回望,更是对初心的叩问。红色江山来之不易,中国式现代化之所以能行稳致远,根本在于坚持党的领导。在梅州,总书记叮嘱要教育引导青少年传承红色基因;在各地,广大干部群众重温峥嵘岁月。这启示我们: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不仅要有物质的富足,更要有精神的主动。在“十四五”收官、“十五五”将启的交汇点上,任务越是艰巨,越要从党的光辉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以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确保现代化建设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破浪前行。
夯实乡村根基,为共同富裕“固本”。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短板在农村,潜力也在农村。在梅州雁洋镇,沉甸甸的金柚不仅是丰收的喜悦,更是乡村振兴的希望;在福建南平,科技特派员把论文写在大地上;在湘西十八洞村,农文旅融合让苗寨蝶变。这些生动的实践告诉我们:乡村振兴不能停留在口号上,必须落实到具体的产业中。我们要牢记总书记关于“下功夫解决城乡发展二元结构问题”的嘱托,以“百千万工程”为抓手,通过科技赋能、产业融合,把发展的短板变成“潜力板”,让农民的腰包鼓起来,让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路子宽起来,让共同富裕的成色足起来。
深化改革创新,为高质量发展“强能”。“起而行之”还要“行之有效”,关键在于创新驱动和改革开放。在广州,总书记对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的高度重视,再次点燃了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引擎。当前,全球科技竞争日趋激烈,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高水平的科技自立自强。从打造大湾区“1小时生活圈”到建设世界级城市群,从自贸港的开放门户到自贸试验区的提升战略,改革开放始终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面对未来五年科学谋划的目标任务,我们唯有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构建全链条科创生态,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蓝图绘就,实干为要。“道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从岭南大地的生动实践看全国,无论是巩固经济回升向好势头,还是科学谋划“十五五”发展规划,都需要广大党员干部拿出“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如果不沉下心来抓落实,再好的蓝图也只是镜中花、水中月。
风起南海,潮涌珠江。习近平总书记的广东之行,吹响了新时代新征程上奋进的号角。让我们把总书记的关怀厚爱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舍我其谁的责任感,击鼓催征,奋楫扬帆,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浪潮中,不断取得现代化建设的新成效,奋力书写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精彩答卷。





上一篇:盛会启新程 奋楫向未来
下一篇:深学全会精神 笃行改革之举——以基层实践书写高质量发展答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投稿必读
1、任何抄袭文章禁止投稿,所有稿件必须原创,一经发现文章涉嫌抄袭,全网通报,并且永久拉黑
2、机动记者组即单位账号,在为本单位同事投稿时,务必确认该稿件是原创,如非原创本网将依法协助原著作者追究法律责任,并全网通报
3、独家专投版块稿件,均默认为作者只投稿时评在线一家,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4、请各位作者自觉遵守相关法律。 5、时政评论只能投稿到独家专投区,请勿投稿到其它任何板块,新闻稿件请投稿到新闻板块专区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绿益添商城 ( 渝ICP备16004013号-3 )

GMT+8, 2025-11-26 02:12 , Processed in 0.194847 second(s), 4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