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四叶草”的绽放里,读懂中国开放的三重密码 金秋十月,上海国家会展中心的“四叶草”场馆外,各国展商的旗帜随风招展,馆内人流如织的热闹里,藏着中国与世界最温暖的“开放之约”。从2018年首届“开门迎客”到2024年第八届“再赴之约”,这方“四叶草”像一把钥匙,解锁着中国开放的三重密码——恒常的坚守、变革的智慧、担当的格局,在全球变乱中书写着共赢的故事。 以恒常之约,筑牢开放合作的“压舱石”。从2018年到2024年,进博会像扎根中国大地的“常青树”,在全球变乱中始终向上生长。累计3000项全球首秀、超5000亿美元意向成交额、2.3万家次境外展商连续赴约,这些数字是中国“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的生动注脚。面对“脱钩断链”杂音与“小院高墙”壁垒,进博成为全球多边贸易体系的“稳定器”——既是全球企业进入中国市场的“绿色通道”,也是各国共享中国大市场的“桥梁纽带”,更是人文交流、制度创新的“综合平台”。如大海中的“锚点”,给世界以“中国开放不会停”的确定性信心。这份恒常,是习近平总书记“年年办下去、越办越好”的郑重承诺,是中国对全球开放合作的“初心坚守”。 以变革之进,探寻未来发展的“指南针”。进博会的“常办常新”,恰如“四叶草”每年绽放的新花瓣,每一片都承载着时代新使命。从“全球新品首发地”到“前沿技术首选地”,从“创新服务首推地”到“十五五”新动能“孵化器”,每一届进博都不是简单复制,而是对全球环境与发展语境的精准回应。面对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进博是感知全球经济趋势的“晴雨表”——人工智能新算法碰撞传统制造业升级需求,绿色能源新技术对接可持续发展目标,数字经济新服务融合消费升级趋势。如“创新的棱镜”,为解决“全球发展赤字”提供“中国方案”,为开拓“未来新路”注入“中国活力”。第八届进博是“十五五”的“先手棋”,不仅提供“超大市场”的确定性,更捕捉到产品、技术、服务的“新变革”,感知到产业链、价值链、创新链的“深度相嵌”,为“十五五”全面发力构筑“强大新动能”。 以担当之姿,激活城市发展的“发动机”。作为东道主,上海像精心的园丁,用精益求精的态度浇灌“四叶草”成长。从“365展贸网”功能升级到“文旅商体展”融合联动,从精准招商引资到服务平台扩围放量,上海始终“向前一步”——把展会“流量”变成发展“增量”,把全球“资源”变成城市“底蕴”。招商引资中,瞄准龙头企业与高成长性企业,将“相遇”转化为“优质项目”;文旅融合上,编织“全域联动”网络,让“进博热”持续升温;服务平台建设中,用“365展贸网”连接展商与市场,通过展品展示、贸易撮合、金融服务等功能,帮助拓展“市场渠道网络”。这份担当,是上海“在中国式现代化中担纲特殊使命”的生动体现——一场更高质量的展会,必将成为城市转型升级的“支点”,促成一座城市更美好的未来。 当第八届进博大幕拉开,“四叶草”在金秋阳光下熠熠生辉。它是中国与世界的“开放之约”,是恒常与变革的“共鸣之曲”,是担当与共赢的“交响之章”。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中国开放的初心,看到了未来发展的新路,看到了城市成长的活力。让我们期待,这场“越办越好”的展会,成为全球合作的新起点、未来发展的新引擎、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动注脚——开放合作的脚步,永远不会停;共赢共生的故事,永远在书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