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速推进的今天,传统农业模式已难以适配人口增长与消费升级的需求。农业现代化与共同富裕,作为乡村振兴的核心议题,正成为破解 “三农” 问题、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关键路径,二者相辅相成、辩证统一,共同书写着中国式现代化的乡村篇章。 农业现代化是实现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与核心引擎。传统农业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产方式,不仅效率低下,更难以让农民共享发展红利。而农业现代化通过提升农民素质、革新农业科技、改进农用机械设备,从根本上解放了农业生产力。这种变革并非简单的技术迭代,而是形成了农业发展与农民收入的协同互动,农业现代化水平越高,农民收入增长越稳定;农民收入增加后,又能反哺农业投入,推动现代化进程加速。从东部的外向型、都市型农业,到中部的粮食生产基地,再到西部的生态农业、特色农业,因地制宜的现代化布局,既激活了各地资源禀赋,也让农民在产业升级中获得了实实在在的收益。 共同富裕为农业现代化指明了价值方向与发展边界。农业现代化绝不能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更不能导致贫富分化。正如发展高效农业需要配套完善的基础设施与保险机制,推进农业现代化必须坚守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的理念,加强农田水利、生态保护与农村公共服务建设,构建可持续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共同富裕强调的 “全体人民共享成果”,要求农业现代化的红利不仅惠及种粮大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更要覆盖广大普通农户,通过技术培训、利益联结机制等方式,让每个人都能参与到现代化进程中,实现 “强农” 与 “富民” 的有机统一。 实现二者的深度融合,需要循序渐进、久久为功。共同富裕不是一蹴而就的童话,农业现代化也不是脱离实际的空想。既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走资源节约、技术密集、产品高效的发展路径,将先进技术贯穿于农产品仓储、运输等全链条;也要始终牢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在推进现代化的过程中兼顾公平与效率,让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随着农业发展持续提升。 农业兴则百业兴,农民富则国家盛。农业现代化为共同富裕提供了坚实支撑,共同富裕为农业现代化注入了不竭动力。唯有持续以科技创新赋能农业发展,以制度保障护航成果共享,才能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最终在广袤乡村大地上,绘就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共同富裕壮美画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