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中央层面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会议在京召开,再次彰显了党中央对基层工作的深切关怀与坚定决心。面对形式主义这一基层工作的顽疾,要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有力的措施,推动基层减负工作不断取得新的成效,让基层干部能够轻装上阵,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推动基层治理效能的持续提升。 一是破除形式枷锁,让基层干部轻装上阵。形式主义的表现多种多样,从过度的“指尖上的形式”到繁复的会议文件,无不成为基层干部的沉重负担。这些形式上的任务,看似忙碌,实则空洞,不仅无法推动工作的实质性进展,反而让基层干部疲于应付,难以集中精力解决实际问题。因此,破除形式枷锁,成为基层减负的首要任务。要减少不必要的线上任务,精简会议文件,让基层干部从形式主义的束缚中解脱出来,真正投入到实际工作中去,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务实的作风,推动基层工作的高质量发展。 二是强化责任担当,构建上下联动减负格局。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不仅需要基层干部的积极响应,更需要各级领导干部的强化责任担当。领导干部作为基层减负工作的关键,必须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尊重客观实际和群众需求,杜绝装样子、搞花架子。同时,要构建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减负格局,中央和国家机关要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主动认账、立行立改,为基层减负工作树立榜样。各级党委要切实履行主体责任,各级专项工作机制要进一步发挥统筹协调作用,形成合力,共同推动基层减负工作的深入开展。 三是树立正确政绩观,以实绩检验减负成效。基层减负工作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提升基层治理效能。因此,在基层减负工作中,必须树立正确政绩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人民群众的满意度作为检验减负成效的重要标尺。要坚持高质量发展,不搞贪大求洋、盲目蛮干;坚持出实招求实效,不搞华而不实、投机取巧。通过解决当前的形式主义问题,为长远发展打好基础,让基层干部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谋划和推动实际工作,真正做出让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得实惠的实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