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形式主义,作为长期困扰我们事业发展的一大顽疾,不仅耗费宝贵资源,空转行政效能,更深层次地侵蚀着党和政府的公信力,疏离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其危害之烈,足以贻误工作、疏离民心、阻碍复兴大业。因此,深刻认识形式主义的本质与根源,以坚定的决心和务实的举措对其进行彻底整治,已成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亦是弘扬求真务实作风、凝聚奋进力量的迫切需要。 形式主义的表现多种多样,在工作落实上,有的重“痕”不重“绩”,把大量精力放在做表面文章、搞材料包装上,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看似忙忙碌碌,实则毫无成效;在服务群众方面,有的干部对群众诉求敷衍塞责,摆架子、打官腔,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抛诸脑后,只追求个人政绩和形象工程,全然不顾群众的实际困难和利益得失。 整治形式主义,要抓住思想根源这个关键。部分干部之所以陷入形式主义的泥沼,是因为理想信念动摇、宗旨意识淡薄,没有真正树立起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和事业观。因此,要加强思想教育,通过深入开展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坚定共产主义信仰,牢记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让真抓实干、求真务实的理念深入人心,从思想深处摒弃形式主义的滋生土壤。 必须加强思想引导,教育广大干部深刻理解“实干兴邦”的真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推动高质量发展上。要健全科学的政绩考核机制,突出实践实干实效,引导干部多做打基础、利长远、惠民生的事。 大力倡导调查研究之风,督促干部扑下身子、沉到一线,听真话、察实情,找准问题的症结所在。要坚决纠正“文山会海”,能合并的合并,能精简的精简,确保基层干部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抓落实。力戒“花架子”,杜绝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把有限的资源和财力用在刀刃上。 整治形式主义是一场持久战,不可能一蹴而就。我们要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决心和韧劲,持续发力、久久为功,不断铲除形式主义滋生蔓延的土壤,让党员干部能够轻装上阵,全身心投入到为人民服务的伟大事业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起磅礴力量,以实际行动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向着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目标奋勇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