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既要回望 “十四五”时期砥砺奋进的辉煌足迹,更要锚定“十五五”新征程的使命坐标。过去五年,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各地在经济社会发展、民族团结进步、党的建设等领域取得历史性成就,为高质量发展筑牢根基;新征程上,组织工作更需聚焦中心大局,将制度优势转化为发展效能,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强劲动力。 “十四五”的五年,是组织优势充分彰显、发展根基不断夯实的五年。经济社会发展战场上,党组织始终是领航定向的“主心骨”,从科技创新前沿的技术攻坚到乡村振兴一线的产业培育,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持续凸显,推动我国经济年均增长保持合理区间,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构建。社会稳定防线中,党员干部冲锋在前,在疫情防控、抢险救灾等大战大考中践行初心,各族群众在共筑安全屏障中深化团结,形成“中华民族一家亲”的生动局面。党的建设领域,自我革命不断向纵深推进,从党史学习教育到党纪学习教育,一次次党内集中教育环环相扣,正风肃纪反腐持续发力,一批权力集中领域的腐败问题得到严肃查处,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日益巩固。干部人才队伍建设同样成效显著,实战化培养机制让干部在一线淬火成长,专业化选配导向让“懂行者” 挑大梁,为发展提供了坚实人才支撑。 二十届四中全会为“十五五”发展擘画了宏伟蓝图,审议通过的“十五五”规划建议将“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列为核心目标,明确提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科技自立自强等战略任务。组织工作作为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主动对接中心工作,在服务高质量发展中展现新作为。这要求我们深刻把握“坚持党的领导”这一根本原则,将全会精神转化为组织工作的具体举措,把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聚焦“十五五”新征程,组织工作需在三个维度精准发力。一是建强发展“主力军”,锻造堪当重任的干部队伍。要坚持政治标准首位,完善考核评价机制,将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绩作为干部任免的重要依据,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常态化。更要注重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数字中国建设等主战场发现干部,通过实战化锤炼提升干部专业素养,让干部队伍适配发展需求。二是激活创新“动力源”,构筑人才集聚高地。围绕科技自立自强、产学研融合等重大部署,优化引才育才用才机制,搭建高能级创新平台,完善全链条人才服务保障。特别要落实“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发展”要求,推动人才资源向关键领域集中,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智力支撑。三是夯实基层“桥头堡”,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统筹推进各领域基层党组织建设,推动资源向基层倾斜,让基层党组织成为落实产业升级、乡村振兴等任务的坚强堡垒。同时健全基层治理机制,通过党员先锋岗、志愿服务队等载体,凝聚群众参与发展的强大合力。 历史的成就源于组织引领,未来的发展依靠组织保障。站在“十四五”圆满收官、“十五五”即将启航的历史节点,组织工作唯有始终紧扣全会精神,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以更强担当建强队伍、集聚人才、夯实基层,方能为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坚强组织保障,让新征程的每一步都走得坚实有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