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9|回复: 0

以思想之光 照亮基层治理新征程

[复制链接]
已绑定手机

15

主题

0

回帖

95

积分

注册会员

积分
95
发表于 2025-10-24 10:23: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近日,《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条例》的颁布实施,为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标定了新坐标、注入了新动能。对于基层村居而言,思想政治工作既是凝聚群众力量的“黏合剂”,更是破解治理难题的“金钥匙”。作为扎根基层的青年党员干部,我深刻感受到,这部《条例》不仅是对百年大党政治优势的传承,更是对基层治理现代化的创新探索。它像一盏明灯,指引着我们在乡村振兴的征程中,以思想引领凝聚共识,以文化浸润滋养乡风,以制度创新破解难题。
一、思想铸魂,激活基层治理的“动力源”
基层是党的执政根基,思想政治工作则是夯实根基的“生命线”。《条例》明确提出“坚持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同向发力”,这在基层实践中具有特殊意义。在某村推进土地流转时,部分群众因担心利益受损产生抵触情绪。我们没有简单依靠行政命令,而是通过“板凳会”“田头课”等形式,用方言土语解读政策,用身边案例算清“经济账”“长远账”,最终实现全村零阻力签约。这启示我们,基层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做到“三个转化”:把党的创新理论转化为群众语言,把政策要求转化为民生关切,把价值引领转化为行为自觉。
当前,农村人口结构深刻变化,青年外流、老年留守现象突出,给思想政治工作带来新挑战。我们创新建立“银发宣讲团”“乡贤理事会”,让老党员讲传统、新农人谈变化、返乡青年说发展,形成“老中青”结合的传播矩阵。在抗击疫情期间,这些民间力量自发创作防疫快板、绘制文化墙,用最接地气的方式传递科学知识,展现了思想引领的强大生命力。这证明,只有让思想政治工作扎根泥土,才能绽放出最鲜活的力量。
二、文化润心,构筑乡村振兴的“精神家园”
《条例》强调“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为基层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在推进移风易俗过程中,我们没有采取“一刀切”的禁令,而是通过“最美家庭”评选、“新风积分”制度等载体,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可触摸、可感知的具体行动。某村将红白事标准写入村规民约,建立“文明银行”,群众参与志愿服务可兑换生活用品,这种“德者有得”的机制让新风尚深入人心。数据显示,实施以来,全村红白事费用平均下降60%,群众满意度达98%。
文化浸润需要久久为功。我们打造“乡村文化礼堂”,整合党史教育、技能培训、儿童托管等功能,使其成为思想引领的“主阵地”、文化传承的“活载体”。在清明节开展“家风家训传承”活动,在丰收节组织“农耕文化展演”,让传统节日成为凝聚乡情的纽带。特别是针对留守儿童,开设“四点半课堂”,既解决看护难题,又通过红色故事会、手工制作等课程,在孩子们心中播撒爱党爱国的种子。这些实践表明,思想政治工作只有与文化服务深度融合,才能实现润物无声的效果。
三、制度创新,构建常态长效的“保障体系”
《条例》的落地生根,关键在于建立科学有效的制度机制。我们探索“党建+网格”管理模式,将全村划分为若干微网格,每个网格配备党员联络员,建立“问题收集-分析研判-任务分派-结果反馈”闭环机制。去年通过该机制解决群众诉求127件,办结率100%。这种制度设计,让思想政治工作从“软任务”变成“硬指标”,从“被动应对”转为“主动作为”。
队伍建设是制度执行的关键。我们实施“青苗计划”,选拔35岁以下青年党员担任思想政治工作专员,通过定期培训、实践锻炼、考核激励,打造一支“懂农业、爱农村、会宣传”的基层队伍。建立“导师帮带制”,由老支书、致富带头人“一对一”指导,帮助年轻干部快速成长。在最近的人居环境整治中,这支队伍创新采用“积分制管理”,将环境卫生与集体收益分配挂钩,激发了群众参与热情,使该村从“后进村”跃升为“示范村”。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基层思想政治工作肩负着更为重大的使命。我们要以《条例》为遵循,把思想引领融入乡村振兴全过程,让党的创新理论在田间地头落地生根,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乡风民俗中传承发扬,让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作为青年党员干部,我们更要勇立潮头,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书写新时代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精彩篇章,让党的旗帜在乡村振兴的广阔天地高高飘扬。





上一篇:凝聚共识筑根基 同心共推高质量发展
下一篇:以民意为笔,绘就 “十五五” 美好蓝图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投稿必读
1、任何抄袭文章禁止投稿,所有稿件必须原创,一经发现文章涉嫌抄袭,全网通报,并且永久拉黑
2、机动记者组即单位账号,在为本单位同事投稿时,务必确认该稿件是原创,如非原创本网将依法协助原著作者追究法律责任,并全网通报
3、独家专投版块稿件,均默认为作者只投稿时评在线一家,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4、请各位作者自觉遵守相关法律。 5、时政评论只能投稿到独家专投区,请勿投稿到其它任何板块,新闻稿件请投稿到新闻板块专区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绿益添商城 ( 渝ICP备16004013号-3 )

GMT+8, 2025-11-15 14:12 , Processed in 0.198731 second(s), 4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