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抗美援朝精神指引复兴新征程 七十五载春秋流转,当2025年10月25日的钟声敲响,“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旋律,依旧在每个中国人的记忆里滚烫。鸭绿江水涛声未改,早已不见炮火硝烟,这场异国他乡的战争,历经七十五年,依旧值得我们深深铭记的原因正是它是新中国的立国之战,是守护和平的正义之战,更是让中华民族真正挺直脊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尊严之战。 一、立国之初的生死考验 1950年秋,新生的人民共和国还在收拾百年战乱的残局:工厂机器刚启动,农田庄稼刚下种,亿万百姓才盼来安稳日子。可战火突然烧到国门,美军越过三八线,直逼中朝边境,飞机轰炸东北城镇,新中国的工业摇篮岌岌可危。 党中央以非凡胆识,做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决策。这不是轻率应战,是捍卫国家主权的必然;不是好战冲动,是守护人民安宁的正义。当志愿军将士跨过鸭绿江,身后是待兴的祖国,眼前是烽火战场,心中只有保家卫国。 二、冰雪与炮火里的钢铁意志 长津湖的零下40℃,战士们穿着单衣、啃着冻硬的土豆,在雪地里潜伏数昼夜,哪怕冻成冰雕,姿势仍保持冲锋;上甘岭的43个昼夜,不足4平方公里的阵地,被百万发炮弹炸得只剩焦土,战士们却像钉子般钉在坑道里,击退数百次冲锋;弹尽粮绝后战士们没有了退路,但他们把自己变成退路,没有了防线,就用血肉筑起防线。这些战场之上,是千千万万志愿军将士用生命诠释了不屈两个字。 三、重塑世界的尊严宣言 历时两年零九个月,志愿军以巨大牺牲赢得胜利。这一战,打破了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这一战,让世界重新认识中国,这个曾贫弱的国家,从此有了与强国抗衡的勇气和实力;这一战,更洗刷了近代以来的屈辱,让中国人民彻底挺直了腰杆。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四、穿越时空的精神火炬 七十五年过去,战争的硝烟早已散尽,但抗美援朝精神从未褪色。它是祖国至上、舍生忘死的爱国主义,是不畏艰险、乐观向上的英雄气概,是忠诚使命、甘于奉献的责任担当,更是守护和平、伸张正义的大国胸怀。 从建国初期的工业化建设,到改革开放的经济腾飞;从脱贫攻坚的一个都不能少,到抗疫斗争的众志成城;从航天人逐梦星辰,到科研人攻克“卡脖子”难题,抗美援朝精神,早已融入民族血脉,成为我们闯过一切难关的底气。 五、以精神之光照亮复兴路 今天我们纪念这场战争,并非为了延续仇恨,而是为了铭记历史,记住那些曾为我们拼过命的英雄;为了缅怀先烈,告慰长眠的忠魂,让他们知道自己的牺牲从未白费;为了珍爱和平,深刻懂得今天的安稳生活,是无数人用生命守护而来;更是为了开创未来,将英雄们用鲜血铸就的精神,转化为我们前行路上的不竭力量。 当前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的大变化,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前进道路上难免会遇到风雨挑战,甚至是难以预料的惊涛骇浪。但我们从不畏惧,因为我们始终拥有当年志愿军将士那钢铁般的英雄气概,拥有代代相传、永不熄灭的精神火炬。在实现复兴梦想的征程中,每个岗位都是战场,每个人都是肩负使命的战士。我们每个人在各自岗位上的坚守与奋斗,都是对英烈最好的告慰,都是在为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积蓄力量。七十五年前,英雄的中国人民志愿军以鲜血和生命铸就胜利;七十五年后,我们这一代人当以不懈的奋斗续写新的华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