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4|回复: 0

暖流汇浦江 旗帜在飘扬

[复制链接]
已绑定手机

21

主题

0

回帖

115

积分

注册会员

积分
115
发表于 6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当我看到来沪流动党员第一课抵沪第一杯咖啡这些充满温情的词汇,读到治理建言官社区主理人这些闪耀着担当与荣光的称呼时,内心总是涌动着一种特别的感动与自豪。这并非纸面上的空泛概念,而是我们日复一日在实践中见证、参与并推动的,一场关于组织归属城市融入的温暖交响。在上海这座超大城市,流动党员早已是不可或缺的建设力量,而如何让他们从流入融入,从扎根生辉,正是基层党建工作的着力点。
一、 精准摸排,让漂泊的船找到温暖的港
我们常说,组织覆盖的第一步是找到人。在基层,最深切的体会就是那句老话——“大数据铁脚板。钱永刚老师傅那句像漂泊许久的船只终于找到了港湾,之所以能引发广泛共鸣,正是因为它击中了无数流动党员内心最柔软的地方。
为了不负这份对港湾的信任,我们构建了多元的发现渠道。线上,我们依托智慧党建平台,实现信息高效流转与预警提示;线下,我们迈开双腿,深入楼宇园区、街面店铺、居民小区,进行扫楼式”“地毯式走访。对小个专、白领、灵活就业人员等不同群体,我们联合市场所、物业、商会等力量,分类建档,精准识别。所有这些,都像一张张温情编织的网,目的只有一个:让每一位踏上上海这片热土的党员同志,都能第一时间感受到组织的召唤,实现抵沪一键报到,组织一键纳管,彻底告别口袋党员”“隐形党员的尴尬。
二、 系统联管,让流动的家成为坚实的堡
党员找到了,如何让他们不仅安家,更能安心?上海探索的组织、系统、阵地三网协同机制,在基层实践中,就是一张严密而充满韧性的管理与服务网络。
我们最担心的就是管理出现断点。为此,上海明确了优先纳管、协助纳管、兜底纳管以及应转尽转的原则,确保无论党员在哪个区、从事何种职业,都能被及时纳入一个明确的支部,确保教育管理不断线。遍布全市的14000多个党群服务阵地,就是这张网络上最坚实的节点。
思想上的引领与生活上的关怀同等重要。每一次谈心,不仅是了解情况,更是传递组织的关注与温度。同时,我们充分把握流动党员在路上在网上的特点,大力推广先锋上海等线上平台,组织同上一堂党课,实现配餐送学随身学,确保他们的学习教育不掉队、思想境界常提升。
三、 搭建舞台,让异乡的客成为家园的匠
管理的最高境界是激发内生动力,让流动党员从被服务者转变为服务者,从建设他乡当家作主。史晶晶和孙静的故事,就是我们身边最生动的榜样。对流动党员的管理与服务,绝非冷冰冰的行政指令,而是一场用心用情的双向奔赴。它既需要城市精细化管理的绣花功夫,也需要党组织人性化关怀的城市温度。当我们从第一课第一杯咖啡开始,将组织的温暖持续传递;当我们搭建起广阔的舞台,让每一位流动党员都能找到身份认同、组织归属和价值体现,那么,他们就不再是城市的过客,而是与我们血脉相连、并肩奋斗的家人。这一面面流动的旗帜,必将在浦江两岸高高飘扬,汇聚成建设更加美好上海的磅礴力量。





上一篇:以四中全会为指引,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
下一篇:以党建引领公交发展,用担当诠释党员风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投稿必读
1、任何抄袭文章禁止投稿,所有稿件必须原创,一经发现文章涉嫌抄袭,全网通报,并且永久拉黑
2、机动记者组即单位账号,在为本单位同事投稿时,务必确认该稿件是原创,如非原创本网将依法协助原著作者追究法律责任,并全网通报
3、独家专投版块稿件,均默认为作者只投稿时评在线一家,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4、请各位作者自觉遵守相关法律。 5、时政评论只能投稿到独家专投区,请勿投稿到其它任何板块,新闻稿件请投稿到新闻板块专区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绿益添商城 ( 渝ICP备16004013号-3 )

GMT+8, 2025-10-28 13:20 , Processed in 0.185099 second(s), 4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