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3|回复: 0

《沉默的荣耀》里的信仰重量

[复制链接]
已绑定手机

42

主题

0

回帖

191

积分

注册会员

积分
191
发表于 2025-10-22 09:21: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当《沉默的荣耀》最后一幕定格在吴石烈士“凭将一掬丹心在,泉下嗟堪对我翁”的绝笔上,屏幕外的我久久无法平静。这部没有炫酷特效、没有狗血剧情的谍战剧,像一把钝刀,缓缓剖开1949年台湾“白色恐怖”下的历史褶皱,让那些曾隐匿于档案深处的名字,带着滚烫的温度,走进了当下的记忆。
最让我动容的,是它对“英雄”的祛魅与重塑。没有飞天遁地的特工,没有化险为夷的主角光环,吴石、朱枫、聂曦、陈宝仓,这些真实存在的人物,不过是脱下制服会牵挂家人、面对危险会心跳加速的普通人。吴石在办公室批改文件时,会悄悄摩挲藏着情报的钢笔;朱枫给女儿写信时,笔尖顿了又顿,终究没敢写下真实归期;聂曦执行任务前,会对着家乡方向深深鞠躬。这些细碎的“不完美”,非但没有削弱英雄的光芒,反而让他们的选择更显厚重——明知前路是深渊,仍愿为心中的“光”纵身一跃。
剧中“沉默”的叙事,比任何激烈的冲突都更有力量。没有慷慨激昂的宣言,吴石只用一句“按原计划进行”,便将生死置之度外;没有撕心裂肺的告别,朱枫把对女儿的思念折进信纸,转身踏入暗巷。钟表的滴答声、电报机的电流声、雨夜的脚步声,这些细微的声响编织出无形的张力,让观众真切感受到隐蔽战线的“静”与“险”——他们的每一次呼吸都可能暴露身份,每一次落笔都可能成为绝笔。这种“于无声处听惊雷”的震撼,是对历史最敬畏的还原。
看完这部剧,我终于读懂“信仰”二字的分量。吴石本可凭借国民党“国防部”次长的身份安享荣华,却因看清政权腐败,选择为民族未来冒险;朱枫本可在上海过安稳生活,却主动接过交通员的接力棒,只因“国家需要”。他们的信仰,不是空洞的口号,是危难时的挺身而出,是牺牲前的从容不迫,是明知“一去不回”,仍愿“以身许国”的决绝。如今我们眼中的寻常烟火,正是他们用生命换来的“岁月静好”。
《沉默的荣耀》从来不是一部简单的电视剧,它是一封跨越时空的“回信”——告慰那些曾在黑暗中坚守的烈士:你们的沉默,从未被遗忘;你们的荣耀,终将被铭记。而我们能做的,便是带着这份记忆继续前行,让英雄的信仰,在新时代的阳光下,永远闪耀。





上一篇:打破偏见,让职业教育成为人人向往的广阔天地
下一篇: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挺膺担当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投稿必读
1、任何抄袭文章禁止投稿,所有稿件必须原创,一经发现文章涉嫌抄袭,全网通报,并且永久拉黑
2、机动记者组即单位账号,在为本单位同事投稿时,务必确认该稿件是原创,如非原创本网将依法协助原著作者追究法律责任,并全网通报
3、独家专投版块稿件,均默认为作者只投稿时评在线一家,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4、请各位作者自觉遵守相关法律。 5、时政评论只能投稿到独家专投区,请勿投稿到其它任何板块,新闻稿件请投稿到新闻板块专区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绿益添商城 ( 渝ICP备16004013号-3 )

GMT+8, 2025-11-15 00:07 , Processed in 0.212500 second(s), 4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