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主席深刻阐述了“伟大抗战精神”的时代内涵。作为新时代青年干部,我们当以历史为镜、以信仰为灯,在民族复兴的征程中书写属于这一代人的担当,具体可从三个维度展开: 以史为鉴,筑牢理想信念之基。抗战精神的核心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80年前,杨靖宇将军在零下40℃的林海雪原中坚持战斗,直至牺牲时胃里只有棉絮和树皮;狼牙山五壮士面对敌人围剿,宁死不屈跳下悬崖,用生命诠释了“誓死不当亡国奴”的民族气节。这些英雄事迹告诉我们,理想信念是青年干部的立身之本。在基层工作中,我们当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谋长远,以“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抓落实,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以行践诺,扛起时代使命之责。抗战胜利的启示是“团结奋斗是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法宝”。在浙江“千万工程”一线,青年干部用脚步丈量民情,将美丽乡村从蓝图变为实景;在深圳前海,青年干部推动制度创新,让“春天的故事”续写新篇。这些实践证明,只有扎根人民、服务人民,才能将抗战精神转化为治国理政的生动实践。青年干部当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提升能力,在科技攻关、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战场挺膺担当,以“敢为人先”的锐气开拓创新。 以学促干,锤炼过硬本领之能。新时代的长征路上,青年干部更需要“硬核”本领。在重庆山火救援中,“90后”消防员逆向而行,用青春守护家园;在抗击新冠疫情时,年轻医护工作者白衣执甲,筑起生命防线。这些鲜活事例告诉我们,唯有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才能让青春在奋斗中绽放绚丽之花。青年干部当以“千磨万击还坚劲”的韧性应对挑战,以“弄潮儿向涛头立”的勇气开拓创新,在科技创新中勇攀高峰,在基层治理中深耕细作。 历史长河奔涌向前,精神火炬代代相传。站在新的历史方位,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民族复兴的梦想。但前行之路不会一帆风顺,国际形势波谲云诡,国内改革进入深水区。越是在这样的时刻,越需要青年干部弘扬抗战精神,既要有“千磨万击还坚劲”的韧性,也要有“弄潮儿向涛头立”的勇气。我们要以历史主动精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在服务群众中践行初心,在民族复兴的壮阔航程中乘风破浪、奋楫争先,让青春在奋斗中绽放绚丽之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