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民族英雄,都是中华民族的脊梁” “民族英雄,中国的脊梁”,这是一个沉甸甸的称谓,它承载着历史的烽烟,闪耀着精神的光芒,铸就了一个国家不屈的魂魄。 今天是第十二个烈士纪念日,烈士功勋彪炳史册,英烈精神穿越时空,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多个场合深切缅怀英雄烈士。每一次庄重的鞠躬,每一次深情的凝望,都寄托了他对革命先烈和人民英雄的深切缅怀与致敬。当我读到文中的“一切为党、为国家、为人民作出奉献和牺牲的英雄模范人物,我们都要发扬他们的精神,从他们身上汲取奋发的力量,共同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顽强奋斗、艰苦奋斗、不懈奋斗。”这段话作为入党积极分子的我尤为感触。 何为民族英雄?他们是在民族危亡之际,挺身而出力挽狂澜的人;他们是为了国家富强,呕心沥血无私奉献的人;他们是在平凡岗位上,恪尽职守铸就不凡的人。 战场上,是抵御外侮、守土卫国的钢铁长城。红军将士视死如归、向死而生、一往无前、敢于压倒一切困难。戚继光训练“戚家军”,扫平东南沿海倭患,其力量是“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的纯粹与专业。关天培在虎门炮台浴血奋战,直至殉国,其力量是宁折不弯的民族气节。文化思想上,是鲁迅先生弃医从文,以笔为投枪,直指国民劣根性,他的文字,如同一剂猛药,致力于唤醒“铁屋子”里沉睡的人们。 这条脊梁,并非只存在于战火与硝烟之中。在和平年代,它同样熠熠生辉,建设发展中,是自力更生、开拓创新的坚实脊梁。“两弹一星”元勋们,隐姓埋名于戈壁荒漠,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用算盘计算出核心数据,打出了震惊世界的巨响,挺直了新中国在国际上的腰杆。他们的力量,是知识报国、科学强国的智慧与毅力。袁隆平院士毕生耕耘于田间地头,致力于让中国人端稳自己的饭碗,他的力量是“愿天下人都有饱饭吃”的朴素而伟大的梦想。他们的身影,贯穿了中华五千年的历史长河,构成了中华民族最坚硬的脊梁。 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我要向一切的民族英雄致敬,要向中华民族的脊梁致敬。中国的脊梁,从来不是一两个人,而是一个群体,一种精神,一种传承。它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当我们年轻的一辈站在历史的新起点,回望来时路,正是这一根根坚挺的脊梁,支撑着中华民族穿越五千年风雨而屹立不倒,历尽磨难而愈挫愈勇。他们的事迹与精神,已融入民族的血脉。我们都要发扬他们的精神,从他们身上汲取奋发的力量,共同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顽强奋斗、艰苦奋斗、不懈奋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