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3|回复: 0

于细微处见真章:绘就城市治理现代化的温暖底色

[复制链接]
已绑定手机

8

主题

0

回帖

54

积分

注册会员

积分
54
发表于 2025-9-29 14:37: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于细微处见真章:绘就城市治理现代化的温暖底色
      两会帷幕落下,余音回响。其中关于“提高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的论述,再次为我们的城市建设与发展指明了方向。行走在今日的中国城市,我们欣喜地看到,一种从“大写意”到“工笔画”的转变正在悄然发生。城市治理的篇章,不再仅仅满足于高楼大厦的宏伟叙事,而是更多地着墨于街巷胡同的细微之处,致力于让生活其间的人们感受到触手可及的便利与温暖。
    这种转变,首先体现在治理理念的“升维”。许多地方正主动打破“重建设、轻管理”的旧有惯性,将治理环节前置。例如,一些城市在新开发片区规划阶段,便同步统筹未来的市容管理、交通组织和社区服务,力求“建管无缝衔接”。更有地区积极探索“城市更新+基层社会治理”一体化模式,在实施老旧小区改造的同时,同步嵌入党群服务中心、邻里驿站等公共服务空间,实现了“硬件”提升与“软件”优化的同频共振。这种前瞻性的布局,正是“人民城市”理念的生动实践。
    同时,治理手段的“智慧”赋能,为精细化注入了强劲动力。过去,面对流动商贩、违章停车等动态难题,常常陷入“整治—回潮—再整治”的循环。如今,如罗店镇的了“罗南夜市”,整合市政、交通、市容等多部门资源,保证食品安全的同时重现人间烟火气。从“井盖、路灯、垃圾桶”等城市部件的数字化建档管理,到运用大数据分析预判交通拥堵点、优化信号灯配时,科技正让城市管理变得耳更聪、目更明,反应更迅捷,让过去许多“看不到、管不好”的盲区死角得到了有效关照。
    尤为可贵的是,一种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正在形成。各地涌现的“乡村规划师”制度,邀请专业人士与居民共同谋划身边微空间的改造;12345,成为了连接政府与市民的桥梁,让社情民意的上传下达更为畅通;而“市民随手拍”等应用,则激发了公众参与城市监督管理的热情。这些探索表明,当市民从治理的旁观者变为参与者、受益者,城市才能真正焕发出内生的活力与和谐。
    城市是人民的城市。两会精神的落实,最终要体现在城市每一天的顺畅运行与每一位市民的切身感受上。我们坚信,当治理的触角延伸至每一个角落,当城市的温度体现在每一处细节,这样一幅用“绣花功夫”绘就的现代化图景,必将更加精彩、更富魅力。





上一篇:持之以恒,深入推进党的自我革命
下一篇:维护各经济主体平等地位,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投稿必读
1、任何抄袭文章禁止投稿,所有稿件必须原创,一经发现文章涉嫌抄袭,全网通报,并且永久拉黑
2、机动记者组即单位账号,在为本单位同事投稿时,务必确认该稿件是原创,如非原创本网将依法协助原著作者追究法律责任,并全网通报
3、独家专投版块稿件,均默认为作者只投稿时评在线一家,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4、请各位作者自觉遵守相关法律。 5、时政评论只能投稿到独家专投区,请勿投稿到其它任何板块,新闻稿件请投稿到新闻板块专区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绿益添商城 ( 渝ICP备16004013号-3 )

GMT+8, 2025-10-9 07:33 , Processed in 0.262990 second(s), 4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