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持续抓好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贯彻落实,进一步下大气力把党建设好,打造一支党性纯洁的队伍、纪律严明的队伍。新征程上,思想、纪律、机制上三者协同发力,筑牢纪律防线。 思想是根基,以深植于心的信仰为“名片”增亮、为“防线”固本。任何外在的行动,都源于内在的思想。擦亮作风名片、筑牢纪律防线,首要的是占领思想的制高点,确保源清流洁。
思想上的清醒是政治坚定和行动自觉的前提。若思想“总开关”松动,作风便会跑冒滴漏,纪律防线也将千疮百孔。因此,必须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引导党员干部从思想深处深刻领悟“为何要作风建设”、“为何要纪律严明”,真正树立起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同时,需加强警示教育和廉洁文化建设,让纪律规矩和优良作风内化为价值认同,使“不想腐”、“不想懒”成为思想自觉。唯有固本培元,方能从源头上为锻造纯洁党性和严明纪律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 纪律是保障,以刚性严格的约束为“名片”塑形、为“防线”通电。思想引领方向,纪律则划定边界。若仅有思想倡导而无纪律约束,作风建设易沦为“稻草人”。必须让纪律成为带电的“高压线”,为作风这张“名片”提供坚不可摧的硬支撑。
纪律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其权威性来自严肃问责。要不断扎紧制度的笼子,使各项纪律规矩清晰具体、严密闭环,让党员干部行有所循、权有所束。更重要的是,要坚持执纪必严、违纪必究,对任何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行为,尤其是隐形变异的新表现,保持“零容忍”的高压态势,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姑息。通过精准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抓早抓小、动辄则咎,才能有效防止“破窗效应”,确保纪律这根“防线”真正通上“高压电”,守护作风建设的成果。 机制是关键,以常态长效的治理让“名片”常新、让“防线”永固。思想的引领和纪律的约束,最终需要依靠科学有效的机制来固化、深化,避免成为一阵风、一场雨。构建长效机制,是实现作风建设常态化、纪律严明长效化的根本之策。
制度建设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要着力健全科学的考核评价机制,将作风和纪律表现作为干部选拔任用、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树立起鲜明的实干导向。要完善日常监督监管机制,将监督融入日常、做在经常,通过巡视巡察、谈心谈话等方式,及时发现问题、纠正偏差。尤为关键的是,要坚持以上率下,发挥“头雁效应”,形成一级带一级、一级抓一级的生动局面。通过这套组合拳,才能构筑起持续作用的“制度堤坝”,确保清风正气常驻、纪律防线永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