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主席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仪式上的讲话响彻天安门广场,字字千钧、饱含深情,既唤醒了民族的集体记忆,也照亮了未来的前行道路。这场讲话以历史为基、以和平为魂、以使命为要,让每一位聆听者的心灵都受到深刻触动,更读懂了中华民族从苦难走向辉煌的精神密码。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艰苦卓绝的伟大战争”,一句话勾勒出那段烽火岁月里,中华儿女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以“铮铮铁骨战强敌、血肉之躯筑长城”的壮阔图景。从杨靖宇将军胃里的棉絮树皮,到无数百姓支援前线的锄头扁担,这些画面随话语浮现,让人深刻体会“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完全胜利”的来之不易。而“为拯救人类文明、保卫世界和平作出重大贡献”的论断,更明确了中国抗战的世界意义——我们以3500多万同胞的牺牲,不仅捍卫了民族尊严,更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立下功勋。这种对历史的敬畏,让我们懂得:遗忘苦难就是背叛,铭记历史才能守护未来。 “人类命运休戚与共,只有平等相待、守望相助,才能维护共同安全”,主席的这句话直击当下国际痛点。80年前,战争让世界明白分裂对抗的代价;80年后,面对霸权主义与冷战思维抬头,中国始终“站在历史正确一边、人类文明进步一边”,坚持和平发展,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从抗战时获得国际支援,到如今助力发展中国家;从反对强权政治,到推动全球治理,中国用行动证明:强大的中国不是威胁,而是维护和平的“压舱石”。这份坚守,让身为中国人倍感自豪,也更坚信和平需以坚定立场守护。 讲话对使命的召唤,为新时代奋斗指明方向,更点燃了每个人的担当热情。“传承伟大抗战精神,踔厉奋发、勇毅前行,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这既是号召,更是期许。伟大抗战精神里的爱国情怀、英雄气概,如今仍需我们传承——科研工作者突破“卡脖子”技术,基层干部扎根乡村振兴,青年学子勤学本领,都是对这种精神的践行。而对人民军队“建设世界一流军队”的要求,更让我们看到国家捍卫主权、守护和平的决心,为民族复兴注入信心。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势不可挡”的誓言犹在耳畔。80年前,先辈用生命换和平;80年后,我们当以行动担使命。在伟大抗战精神指引下,在党的领导下,我们定能汇聚力量,让民族复兴的步伐更加坚定,为世界和平贡献更多中国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