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记与前行:从抗战精神中汲取民族复兴的力量 当庄严的国歌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会场响起,我的思绪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烽火连天的年代。习总书记铿锵有力的话语不仅是对历史的追忆,更是对未来的昭示。这场纪念不仅是为了不忘却,更是为了从历史的深处汲取前行力量,在新时代的征程上写下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答案。 八十载光阴流转,战争的硝烟早已散去,但历史的记忆永不褪色。讲话中描绘的那段艰苦卓绝的抗战岁月,是一首用血与火写就的史诗。中国人民以3500多万军民伤亡的巨大代价,铸就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为人类和平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这场胜利不仅是军事上的胜利,更是民族精神的胜利。 聆听讲话,我深刻感受到抗战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当民族面临存亡危机,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皆有守土抗战之责。这种深植于民族血脉中的爱国情怀,超越了党派、阶级和地域,凝聚成全民族抗战的磅礴力量。正是这种“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支撑着中华民族在最黑暗的时刻依然保持希望,在最艰难的条件下依然坚持抵抗。 抗战精神还体现在百折不挠的坚韧品格上。讲话中回顾的十四年抗战历程,从最初的力量悬殊到最终的全面胜利,中国人民展现了惊人的韧性和毅力。这种精神品质已经融入民族基因,成为中华民族面对任何艰难险阻时的精神支柱。 八十年后的今天,世界格局深刻变化,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讲话中强调的历史启示对我们当下具有重大意义。和平来之不易,必须倍加珍惜;自强不息才是立身之本;团结一心是战胜一切困难的力量源泉。这些历史启示穿越时空,依然闪耀着真理的光芒。 作为新时代的亲历者,我们这一代人肩负着实现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抗战精神给我们的启示是:前进道路不会一帆风顺,风险和挑战依然存在,但只要保持那种万众一心的团结、那种坚韧不拔的毅力、那种为国为民的担当,中华民族就一定能够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实现伟大复兴的梦想。让我们将抗战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各自的岗位上奋发有为,共同书写民族复兴的新篇章。这是对历史最好的纪念,也是对未来最好的承诺。 作者许璐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