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3日,正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一场庄严而震撼的九三大阅兵在北京隆重举行。这场阅兵不仅是对历史的深情回望,更是对未来的坚定宣示。它向世界传递出一个清晰的声音: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在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中,斗争精神与斗争智慧的结合,正成为我们应对复杂局势、维护国家利益、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指引。 一、正义也许会迟到但不会缺席,斗争要从正义出发 正义,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价值追求,也是国家与民族立身之本。在2025年的九三大阅兵中,我们不仅看到了钢铁洪流、战鹰列阵,更看到了历史的回响与精神的传承。从抗日战争到抗美援朝,从改革开放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每一次重大历史节点的背后,都是一场正义与邪恶的较量。 斗争之所以具有正当性,是因为它始终站在正义的一方。正义不仅是道义的旗帜,更是行动的指南。在面对外部压力、技术封锁、地缘冲突等问题时,我们必须坚定立场、敢于亮剑,但更要强调斗争的正义性与合法性。只有从正义出发的斗争,才能赢得人民的支持、国际的尊重,也才能在未来的历史评判中立得住、行得远。 当前,国际局势云波诡谲,一些国家打着“民主”、“人权”的幌子干涉他国内政,甚至不惜动用制裁、封锁等手段遏制发展中国家崛起。面对这样的局面,我们更需要以正义为基石,以法律为准绳,以事实为依据,进行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正如九三大阅兵所展现的,中国军队不仅是和平的捍卫者,更是正义的守护者。正义的斗争,不是逞一时之勇,而是谋长久之安。 二、外部斗争必须以内部和平作为保障 “打铁还需自身硬”,这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得出的重要经验。九三大阅兵展示的不仅是军事实力的提升,更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成果。一支强大的军队,背后是稳定的政治环境、繁荣的经济基础和团结的社会力量。没有内部的和平与稳定,就没有应对外部挑战的底气和能力。 当前,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阶段,外部环境复杂多变,内部改革任务艰巨。越是面临外部压力,越要注重内部团结。斗争精神不是“内斗”的借口,而是凝聚共识、激发斗志的动力。我们必须坚持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同时也要以更大的智慧和魄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一方面,要持续推进依法治国,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另一方面,要不断优化社会治理结构,提升基层治理效能,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只有在内部实现真正的和平与稳定,才能有效应对外部风险挑战,才能在国际博弈中掌握主动权。 此外,内部和平也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体现。在九三大阅兵中,来自各行各业的群众代表、青年志愿者、基层工作者纷纷亮相,他们不仅是观众,更是国家稳定的基石。斗争的胜利,从来不只是军队或政府的胜利,而是全体人民的胜利。只有全社会形成“一盘棋”的格局,才能在复杂斗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三、斗争要把人民的利益放在最高位置 斗争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人民的幸福与尊严。九三大阅兵不仅是一场军事展示,更是一次人民力量的集中呈现。阅兵队伍中,既有来自一线的科技工作者、基层社区干部,也有来自教育、医疗、文化等领域的代表。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个真理:一切斗争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人民的根本利益。 人民,是斗争最坚实的依靠。在抗日战争时期,人民群众用小车推来了胜利;在新时代,人民群众用双手托起了国家的强盛。无论面对何种困难和挑战,只要我们坚持人民至上,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就能凝聚起无坚不摧的力量。 斗争智慧的重要体现,就是如何在复杂的局势中平衡各方利益,既维护国家大义,又照顾人民切身感受。例如,在面对经济制裁、科技封锁等外部打压时,我们一方面要坚定反击,另一方面也要通过政策调整、产业转型、民生改善等手段,最大限度降低对人民生活的冲击。只有把人民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斗争才有真正的意义与价值。 同时,斗争的过程也必须依靠人民。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础,社区、村组是社会的“神经末梢”。在新时代的斗争中,必须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形成“人人都是斗争者、个个都是守护者”的良好局面。 九三大阅兵,既是一次历史的致敬,也是一次现实的动员。它告诉我们:斗争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正义是方向,和平是前提,人民是根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要继续弘扬斗争精神,更要提升斗争智慧,做到有勇有谋、有理有力、有情有义。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这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一种信念,一种力量,一种方向。让我们以更加坚定的步伐,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在斗争中书写属于中国的辉煌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