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pualxoqe 于 2025-9-4 15:21 编辑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敌入侵持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牺牲最多的民族解放斗争,也是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斗争。2025年9月3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这一庄严时刻,不仅是对峥嵘岁月的深切回望,更是对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伟大真理的集体铭记。80年前,3500万军民以血肉之躯筑起民族长城,用14年不屈抗争谱写了气壮山河的英雄史诗。今天,我们站在民族复兴的关键节点,更需从抗战历史中汲取精神力量,在新时代的征程上勇毅前行。 历史丰碑,永不褪色的民族记忆。抗战历史是中华民族集体记忆中最沉重也最光辉的一页。从九一八事变的炮火到卢沟桥的硝烟,从杨靖宇胃中仅剩的棉絮到八女投江的悲壮,无数英雄用生命诠释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凝聚起全民族共御外侮的磅礴力量,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等战役彻底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这段历史深刻昭示:一个民族唯有铭记苦难,才能在回望中坚定走向未来的脚步。精神火炬,穿越时空的时代价值。抗战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其内核在新时代依然熠熠生辉。它是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正如左权将军在牺牲前仍以家书寄志,甘将热血沃中华;是万众一心、和衷共济的团结意识——华侨陈嘉庚倾尽家财支援抗战,母亲送儿上战场的场景遍及神州。今天,这种精神转化为科技工作者攻克卡脖子技术的执着、驻村干部扎根乡村振兴的坚守,成为应对风险挑战的精神武器。复兴征程,从历史中汲取奋进力量。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抗战精神的滋养。面对世界百年变局,要发扬百折不挠的坚韧——像当年敌后游击战士那样,在芯片研发、粮食安全等新战场持久攻坚;秉持开放包容的胸襟——从抗战时期国际反法西斯同盟的协作,到今天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 80年风雨沧桑,抗战精神如永不熄灭的明灯,照亮民族复兴的壮阔征程。当我们仰望天安门广场的巍峨丰碑,当我们在红色教育基地触摸弹痕斑驳的文物,那一刻,历史与未来在此刻交汇。今日中国,已从历史废墟中崛起,但记忆从未褪色。让我们将伟大抗战精神熔铸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前行伟力:以团结抵御分裂,以自强回应挑战,以包容促进共生。让我们以铭记为舟,以传承为桨,在新时代的浪涛中书写属于这一代人的英雄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