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风建设:永远没有 “完成时”,只有 “进行时” 党的作风,关乎人心向背,关乎党的生死存亡。作风建设永远没有 “完成时”,只有 “进行时”。在新时代,我们必须深刻认识作风建设的重大意义,持之以恒深入推进作风建设。 一、作风建设,夯实党的执政根基之基。党的作风是党的性质、宗旨的重要体现。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在百年奋斗历程中,我们党始终秉持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形成了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等一系列优良作风。这些优良作风,是我们党能够赢得人民群众支持的关键所在。从革命战争年代的 “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再到改革开放以来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党的优良作风始终贯穿其中,成为我们党战胜各种困难和挑战的重要法宝。在新时代,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我们更要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作风,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不断夯实党的执政根基。 二、作风建设,应对风险挑战之要。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全球格局深度调整,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在此背景下,党的作风建设面临诸多新挑战与新考验。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不良作风仍有滋生土壤,部分干部重 “痕迹” 轻实效、重 “表态” 轻行动,有的脱离群众、漠视诉求,不仅严重损害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形象,更直接侵蚀群众切身利益。这些作风顽疾会延缓政策落地、阻碍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还会涣散干部队伍斗志、削弱党的凝聚力与战斗力。因此,以严的基调持续加强作风建设,靶向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是我们党有效应对风险挑战、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必然要求,更是团结带领人民奋进新征程的重要保障。 三、作风建设,推动事业发展之力。作风建设不仅关系到党的形象和威信,更关系到党和国家事业的兴衰成败。一个作风优良的政党,能够凝聚起广大党员干部的力量,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推动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在新时代,我们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必须要有一支作风过硬、素质优良的干部队伍。广大党员干部要以良好的作风,真抓实干,勇于担当,积极投身到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民生改善等各项工作中去。要坚持问题导向,聚焦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着力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以实际行动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汇聚起推动事业发展的强大力量,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永远没有休止符。我们要深刻认识作风建设的重大意义,以永远在路上的坚韧执着,持之以恒加强作风建设。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决反对 “四风”,不断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要建立健全作风建设长效机制,加强监督检查,严肃执纪问责,确保作风建设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只有这样,我们党才能始终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始终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强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