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葆为民初心 践行使命担当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始终不变的初心使命,厚植为民情怀更是新时代每一位党员干部锤炼党性、砥砺品行的核心要义。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厚植为民情怀”“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这深刻揭示了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的内在逻辑,为我们加强党性修养、履职担当作为指明了根本方向。永葆为民初心,方能行稳致远;践行使命担当,才可成就伟业。 厚植为民情怀,根基在于坚定理想信念,牢记“为了谁”。 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也是厚植为民情怀的思想根基。没有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没有对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执着追求,为民服务就可能失去方向、缺乏动力。党员干部必须不断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深刻认识到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只能用来为人民谋幸福。要始终胸怀“国之大者”,将个人追求融入党和人民的事业之中,真正做到“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 厚植为民情怀,关键在于践行群众路线,明确“依靠谁”。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厚植为民情怀,绝非一句空洞口号,必须体现在深入基层、贴近群众的实际行动中。要真正把自己当作群众的一员,沉下身子、迈开步子,走进街头巷尾、田间地头,倾听群众心声,了解群众疾苦,掌握第一手情况。要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无论是孩子上学、老人养老,还是就业就医、住房出行,凡是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事,再小也要当作大事来办。只有在与群众风雨同舟、血脉相通的过程中,才能不断增进同人民群众的感情,获取无穷的力量源泉。 厚植为民情怀,落点在于实干担当作为,检验“成效如何”。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为民情怀的真挚与深厚,最终要靠为民造福的实际成效来检验。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和践行正确的政绩观,坚持“把为老百姓办了多少好事实事作为检验政绩的重要标准”。要发扬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作风,不慕虚荣、不务虚功、不图虚名,努力创造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和历史检验的实绩。在当前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尤其需要广大党员干部勇于担当、善于作为,聚焦发展难题,直面民生关切,在干事创业中磨砺奋斗意志,在为民服务中实现人生价值,用实际行动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厚植为民情怀是一项永恒的党性课题。它要求我们始终恪守人民立场,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新征程上,每一位党员干部都应将这份情怀转化为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精气神和埋头苦干、真抓实干的原动力,永葆赤子之心,勇担时代之责,努力交出一份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优异答卷,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