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7日至8日,习近平总书记深入山西阳泉、太原等地考察调研,立足国家战略全局,为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擘画新蓝图。从百团大战纪念馆的红色传承到阳泉阀门的智造车间,从能源基地的绿色转型到基层治理的现代化探索,三晋大地正以“闯新路”的魄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动实践。 一、红色基因赋能精神动力,赓续民族复兴使命在阳泉狮脑山百团大战纪念馆,习近平总书记驻足凝视历史照片与实物,强调“要讲好抗战故事,把伟大抗战精神一代代传下去”。这座见证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战争磅礴力量的丰碑,如今成为新时代青年接受精神洗礼的课堂。考察期间恰逢“七七事变”88周年,总书记与青少年学生亲切交流,寄语他们“树立强国有我的远大志向,做堂堂正正、光荣自豪的中国人”。这一场景,将红色记忆与时代使命紧密相连。 二、传统产业蝶变升级,智造强省破局突围在阳泉阀门股份有限公司,习近平总书记察看智能生产线时指出:“传统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要靠先进技术和装备提升水平。”这家拥有百年历史的“老字号”,其转型路径,正是山西制造业升级的缩影。作为全国能源重化工基地,山西正以“双碳”目标倒逼产业变革,煤炭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迈进,从“一煤独大”到“八柱擎天”,山西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四梁八柱”正在筑牢。 三、生态治理与民生改善同频共振,绘就高质量发展底色在听取省委省政府汇报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一体推进治山治水治气治城”。山西以“两山七河一流域”为重点,实施总投资超千亿元的生态修复工程,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转化通道,在三晋大地越拓越宽。 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筑牢安全稳定基石面对资源型地区转型中的风险挑战,山西创新实施“党建+网格化”治理模式,实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安全是转型发展的底线。山西建立“安全生产双重预防机制”,对煤矿、危化品等重点领域实施“电子封条”全覆盖监控;从太行山到黄河岸,从雁门关到晋东南,山西正以“闯关夺隘”的勇气推进资源型经济转型。这场深刻变革,不仅关乎一省发展,更为全国同类地区提供了“山西方案”。 在习近平总书记指引下,三晋儿女正以昂扬姿态,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壮丽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