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的青春观,如灯塔照亮青年前行的航程。他强调“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更深刻指出“青年时代,选择吃苦也就选择了收获,选择奉献也就选择了高尚”。这些饱含深情的嘱托,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阶段的时代坐标中,不仅指明了青年成长的方向,更揭示了青春与时代命运共振的内在逻辑。青年当以理想为帆、奋斗作桨、担当为舵,在时代洪流中书写无悔华章。 理想为帆,锚定青春航向,凝聚复兴伟力。“青年理想远大、信念坚定,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无坚不摧的前进动力。”总书记的谆谆教诲,点明了理想信念对青春的根本性塑造作用。在纷繁复杂的时代思潮中,青年若失却理想之锚,便易在浮华喧嚣中迷失方向。面对“躺平”心态的蔓延,唯有以“国之大者”的格局重塑个人志向,将青春抱负融入国家发展宏图,方能获得深沉持久的动力。从革命年代“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铮铮誓言,到新时代“清澈的爱,只为中国”的深情告白,无不彰显理想信念的磅礴伟力。青年当自觉以党的旗帜为旗帜,将个人追求融入时代使命,让青春在民族复兴的星辰大海中扬帆远航。 奋斗为桨,锤炼过硬筋骨,勇闯时代激流。青年时代,选择吃苦也就选择了收获”,这一朴素箴言揭示了青春成长的必然路径。温室难育栋梁,安逸消磨意志。新时代青年面对的“苦”,不再是物质匮乏之艰,而是核心技术攻关的“无人区”、乡村振兴的“硬骨头”、科技变革的“深水区”。从“两弹一星”元勋们隐姓埋名于戈壁的坚韧,到平均年龄仅33岁的“天问一号”团队勇探苍穹的壮举,再到无数青年学子在“三下乡”实践中俯身泥土的汗水——奋斗始终是青春最厚重的底色。青年当主动“自找苦吃”,在“揭榜挂帅”中磨砺本领,于基层熔炉中淬炼筋骨,以“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勇毅,锻造支撑民族复兴的钢铁脊梁。 担当为舵,校准价值坐标,书写为民篇章。“担当”是习近平总书记青春观的核心要义。青年当以“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境界校准价值坐标。担当不是空洞口号,而是知行合一的躬身实践。从疫情防控一线“90后”“00后”挺身而出的身影,到乡村振兴路上大学生村官脚沾泥土的足迹;从数字浪潮中青年创客服务社会的智慧,到社区服务中志愿者的点滴奉献——青春担当正以无数具体实践在神州大地绽放光芒。青年当深刻理解“小我”与“大我”的辩证统一,将个人价值实现融入服务人民、贡献社会的壮阔洪流,在知行合一中为青春注入永恒动能。 时代大潮奔涌向前,复兴号角催人奋进。习近平总书记的青春观,为我们标定了在时代洪流中的青春坐标。新时代青年当以“革命理想高于天”的信念铸魂,以“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奋斗筑基,以“枝叶总关情”的担当砺行,将个人涓滴之力汇入民族复兴的磅礴伟业。唯有如此,青春才能如朝日喷薄,在时代画卷上挥洒最壮丽的华彩,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