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规矩永不过时 以八项规定新成效贯彻总书记贵州云南河南上海考察重要讲话精神 仲夏时节,万物丰茂。从乌蒙山麓到黄浦江畔,习近平总书记今年3月至5月的贵州、云南、河南、上海之行,既是对贯彻新发展理念的现场指导,也是对持之以恒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再动员、再部署。一路走来,总书记反复强调:“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八项规定是长期有效的铁规矩、硬杠杠。”殷殷嘱托,为全党在新征程上以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提供了根本遵循。 回望十年路,八项规定成为新时代徙木立信之举。2012年12月4日,党的十八大闭幕不久,中央政治局率先垂范,出台改进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以“小切口”撬动“大变局”。今年3月至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云南、河南、上海考察期间反复强调,“中央八项规定不是管五年、十年的规定,是长期有效铁规矩”,要求把作风建设融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全过程。十年多来,从遏制“舌尖上的浪费”到纠治“会所中的歪风”,从整治“车轮上的腐败”到清理“节日里的腐败”,八项规定带动全党作风面貌焕然一新,赢得人民群众由衷点赞。实践深刻表明,八项规定是我们党永葆马克思主义政党本色的“金色名片”,是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伟大自我革命的生动注脚,更是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重要保障。 对标新要求,把八项规定精神贯穿于高质量发展全过程。总书记在贵州谈“富矿精开”时指出,要以作风之变促产业之变,坚决杜绝“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在云南部署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时强调,要大兴调查研究,坚决防止“表格落实”“材料旅行”;在河南提出“以两高四着力谱写中原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时要求,各级干部要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坚决向“躺平式”“表演式”工作说不;在上海察看科技创新成果时叮嘱,要以钉钉子精神破除科研经费管理中的繁文缛节,让科研人员把更多精力投入“卡脖子”攻关。这一系列重要指示,为我们在新征程上深化作风建设提供了精准靶向:一要持续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聚焦基层反映强烈的“指尖上的负担”,让干部把时间还给群众、把精力用在实干;二要持续加固中央八项规定堤坝,紧盯违规吃喝、违规收送礼品礼金等顽瘴痼疾,坚持风腐同查同治,斩断由风及腐、风腐一体的勾连链条;三要持续健全长效机制,把制度执行摆在更加突出位置,用“全周期管理”方式推动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以优良作风汇聚推动高质量发展强大动能。 奋进新征程,以作风建设新成效迎接新中国成立七十六周年。当前,我们正处于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越是任务艰巨繁重,越要以作风建设破冰除障。各级党组织要把学习贯彻总书记关于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与正在开展的党纪学习教育紧密结合,把执行八项规定精神情况作为检视整改的重要内容,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学纪、知纪、明纪、守纪,始终做到忠诚干净担当。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坚持纠树并举,既对顶风违纪行为露头就打、从严查处,又大力弘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推动广大党员干部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积极担当作为的精气神,把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我们要牢记,八项规定改变的是作风,凝聚的是党心民心,成就的是党长期执政的政治优势。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永远在路上的坚韧执着把作风建设引向深入,以作风建设新成效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强保障,以优异成绩迎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六周年。 潮涌东方,奋楫者先。八项规定出台十余年,以徙木立信之效赢得亿万人民信任,以滴水穿石之功厚植党的执政根基。站在新中国成立七十六周年的新坐标上,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把八项规定精神转化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大动力,以过硬作风创造新的历史伟业,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