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作风建设筑牢社会治理根基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从抓作风入手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是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一条重要经验。中央八项规定这把“金钥匙”,不仅深刻重塑了党风政风,更是夯实社会治理根基、提升治理效能的关键动力。广大党员干部要将八项规定精神深度融入社会治理实践,通过八项规定精神的强大引领,实现治理基础的全面强化。 理念先行,以学铸魂,夯实治理根基。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及其配套实施细则的持续深化和完善,本身就是制度治党、依规治党的生动体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的工作最坚实的力量支撑在基层,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最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也在基层。广大基层党员干部需深入贯彻学习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理念与内涵,将学习的理论与基层治理实践紧密结合在一起,结合基层治理中的实际案例,深入剖析党建引领不足所导致的问题与隐患,从正反两方面汲取经验教训,筑牢思想防线,增强基层党员干部的政治定力、纪律定力、道德定力和抵腐定力,以扎实的理论学习成效为基层治理现代化筑牢坚实的思想根基。 精准调研,以查促醒,明确治理方向。精准调研是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现代化学习教育的关键环节,是发现问题、明确治理方向的重要手段。党员干部要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走出办公室,在基层调研、解决群众问题时轻车简从、简化接待、注重实效,反对铺张浪费、摒弃形式主义。精简会议文件、规范考察调研、减少迎来送往,把各级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从繁文缛节和无效应酬中解脱出来,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深入社区、乡村、企业一线,了解实情、解决问题、服务群众。通过广泛而深入的调研,梳理问题清单,明确问题的轻重缓急和相互关系,为后续的治理工作找准切入点和着力点,做到“身入心至”的作风转变,提升党群治理精准度。 长效落实,以改促优,提升治理效能。落实“严实深细”的作风,将八项规定精神融入社区、乡村治理日常工作,以 “钉钉子” 精神抓好问题整改落实,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把群众的满意度作为检验整改成效的最高标准,进一步拓宽群众对社会治理工作的监督渠道,让群众成为社会治理成效的评判者和参与者。通过定期回访群众、开展满意度调查等方式,收集群众对整改工作的反馈意见,不断优化整改方案,持续提升治理效能,让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通过正党风、促政风、带民风,为筑牢社会治理根基提供价值引领和治理保障,以优良作风凝聚民心民力,以务实行动夯实基层基础,以制度刚性保障治理效能,最终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社会安定有序、人民安居乐业的目标。
|